第326章 玩脫了(1 / 3)

劉浩然並不是一時衝動,而是覺得唐老頭幾人確實比較適合文宣司。特別是那一對雙胞胎姐妹歌唱的非常好,而且懂朝鮮話和漢話,在宣傳金州軍上麵有非常大的優勢。

因為金州軍離朝鮮很近,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的朝鮮人,這些朝鮮人是金州軍漢化的主要對象。那些年紀的朝鮮人可以通過上學從源頭上漢化,但是那些年紀偏大的朝鮮人就需要不斷的加強對他們的宣傳和洗腦工作了。

這種情況下,唐老頭祖孫三人明顯非常符合文宣司對朝鮮的宣傳需求,不愁找不到事做。

更主要的原因是唐老頭是漢人,他的兒孫理所當然的也應該算作是漢人,劉浩然覺得自己有義務幫他們一把。

此時的漢人雖然在與滿清的交戰中老是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但是民族自信心依然非常強烈。而不是像後世經曆過滿清三百年統治,以及被西方列強輪番欺負後對自己的民族和文化都產生了懷疑。

劉浩然之所以願意主動幫助唐老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他是漢人,而且是流落異鄉的漢人,這個身份非常的重要,是劉浩然出手的基礎。

金州軍的教育中,重點突出了華夏文明的優越,以及取得的諸多成就,很好的激發了學生們的文明自豪福

以文明為基礎,朝鮮、日本都可以算成是華夏文明圈中的一員,不過是核心與外圍的區別。這樣的情況下,哪怕這個人有朝鮮和日本血統,隻要熟練的掌握了漢語和漢字,也非常容易融入到漢文化裏麵來,得到漢饒認可。

畢竟華夏文明的特點就是文化認同、三觀一致,血統、習俗什麼的都可以往後排,這也是華夏可以傳承至今並一直強大的根本原因之一。

當然,華夏文明的核心從來都是占據絕對多數的漢人,漢人才是華夏文明真正的基礎。

化夷為夏是榮耀,脫夏為夷是恥辱,這一直是漢人心底裏最樸素的是非觀。為免唐老頭一家被夷化,劉浩然覺得自己非常有必要將他們重新帶進華夏文明的圈子裏,重拾先祖的榮耀。

“我們明就要出發去遼南,你們就跟我們一起走吧。”劉浩然既然攬下了唐老頭的事情,就要負責到底,準備親自帶他們去遼南交給柳如是。

“公子,老漢這邊不止有我們三個,還有不少親人,能不能一起帶走?”唐老頭怯生生的看著劉浩然。

“有多少人?”劉浩然問道。

“大概有五十幾個。”唐老頭出這個數字的時候聲音了很多,實在是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

“你們家族怎麼有這麼多人?”劉浩然有些驚訝。並不是覺得五十幾個人太多了,而是對於一個家族來人實在是多了一點。

唐老頭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都是一個村子逃難出來的,而且確實都是老丈妻子的娘家人。”

原來是遠親而不是近親,難怪有這麼多人。

唐老頭他們願意去遼南劉浩然自然是求之不得,不過他們的船要一下子塞下這麼多人確實有點困難,需要再想辦法找條船才校好在木浦港每往來遼南的船不少,應該可以找條船將唐老頭的那些親戚塞進去。

“你明早上帶他們來碼頭,到時候一起走。”劉浩然給了唐老頭一個肯定的答複。

唐老頭喜出望外,不過還是為難的道:“我們還有一些人被扣留在港口外麵進不來。”

“扣留?為什麼?”劉浩然疑惑的問道。

唐老頭看著劉浩然卻不敢回答。

不過祝昌友那邊的幾個朝鮮人卻非常清楚為什麼會這樣,便對劉浩然解釋道:“如今外流的朝鮮人實在太多,官府不得不加以控製。所以能夠進港口謀生的人都是有齲保的,就是怕他們通過港口私自外逃了。像這位老丈這樣的,多半是官府將親人留在了外麵,以免他們離開。”

劉浩然明白了,朝鮮官府將唐老頭的親人留在港口外做人質,這才放心將他們放進港口謀生。這樣的做法確實很低級,但是效果卻很不錯,通過木浦港私自離開的朝鮮人已經大幅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