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滿奸(2 / 3)

清軍此次出動的規模空前,除了滿清自己的人馬,還強征了很多蒙古人和朝鮮人,總兵力接近二十萬,這還不算留守盛京和在錦州一帶監視遼西明軍的人馬。可以滿清幾乎已經征召了所有能夠出戰的人口,沒有退路可言了。

事關滿清生死,皇太極不放心將軍隊交給其他人,決定禦駕親征。多爾袞則放在了錦州前線抵禦明軍可能的出擊,並給予了多爾袞臨機決斷之權。必要時可以放棄部分地盤,隻要保住滿清的核心地盤不失就校

滿清高層權利鬥爭激烈,哪怕是皇太極也不能一手遮。但是在事關滿清生死的大事麵前,這些滿清高層很自覺的放棄爭議共渡難關,這種特性也是滿清能夠從一個部落發展起來的關鍵。

現在的滿清看似繁花似錦,剛剛在大明搶劫了一番收獲頗豐,但是在金州軍強占遼南之後戰略態勢已經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原本平安無事的大後方突然變成列饒地盤,而且是比明軍更加厲害的金州軍,嚴重威脅到了滿清核心地帶的安全。隻要金州軍的威脅一不解除,滿清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樣發動大量兵力去大明搶劫財富緩解內部矛盾了。

腹背受敵就是滿清現在的狀況,雖然明軍比金州軍看起來要弱一些,也好打一些,但是明軍的縱深太大了,即使擊敗了前線明軍也改變不了滿清的戰略劣勢。

金州軍的回旋餘地就要得多,一旦清軍突破了南關防線,金州軍除了從海上逃跑,基本上沒有什麼退路了。隻要重新占領遼南,滿清頓時就可以擺脫困境。

滿清對於南關的情況也不是一點都不了解,這些時日通過日夜不斷的偵查,以及收買奸細獲得情報,滿清基本摸清了南關的情況。

雖然有南關城牆作為阻隔,但是少數清軍還是有辦法可以混進遼南的。

比如從偏僻的城牆翻過去,畢竟城牆上不是24時都有人駐守的,真要想辦法還是有空子可以鑽的。二十米的城牆對於一些身手高超的人雖然有難度但並不代表不可能。

除了翻城牆,從海上偷渡過去也是一個辦法,趁著夜色駕個木筏也能到達遼南這邊。

但是這樣進來的清軍即使是漢人打扮也很難混進百姓中,更不用軍隊裏了。金州軍可不比大明的粗放式管理,對於治下的每一個百姓都是登記在冊有專門的人管理的。任何一個陌生人出現,又沒有證明文書,並明自己的來路,都會被抓起來甄別的。

所以通過偷渡進來的清軍隻能偷偷的偵查,不能與人接觸,這樣獲取的情報自然有限。

清軍獲取情報的主要來源還是通過正規渠道進入遼南的漢人,或者漢人奴才。這些人雖然不能收集到什麼絕密的情報,但是提供大致的信息還是可以的。畢竟南關這邊的金州軍不可能都藏得那麼嚴實,總會被一些精明的人看出一些門道。

雖然有少量的清軍能夠混進遼南,但是他們絕對不敢暴露自己的行蹤,否則隻有死路一條。畢竟這些方法隻適合少量精銳人員,對大軍來並不適用,甚至潛入的人數稍微多一點都不行,金州軍的防控還是很嚴密的,所以這些潛入的清軍對遼南的威脅有限。

清軍往遼南派細作,金州軍同樣不甘示弱,火鳳營在這個時候就派上了用場。

金州軍在與嶽托的大戰中又俘虜了一部分清軍,其中罪大惡極以及頑固的死硬分子要麼被砍了腦袋,要麼送到京師給崇禎當了祭品,剩下一些有改造價值的全都編入了火鳳營,使得火鳳營的人數達到了接近兩千人。

因為特殊的作戰需求,火鳳營的士兵們還保留著清軍的發式,甚至他們原來的服飾和裝備也都妥善保存著,可以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

隨著來遼南的漢人逐漸增多,再把火鳳營放在遼南整編就不太合適了。這麼多的“韃子”出現在遼南,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百姓們的恐慌。所以經過考慮之後,金州軍將火鳳營的駐地放在了曾經在進攻遼南時使用過的三山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