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考成法(3 / 3)

好在魯若麟有後世的眾多經驗可以借鑒,可以少走很多彎路,盡量製定一個符合金州軍當下情況的人事製度出來。

“都督有什麼想法?”涉及到人事製度,梅君蘭也開始重視起來。

“以往大家做事都是靠自覺,時間長了肯定不行,所以我決定推行考成法。”魯若麟覺得應該對官員進行量化考核,使得對官員的獎懲能夠有據可依。

“考成法?張江陵的考成法?”梅君蘭自從掌管人事之後,也學習了不少人事管理上的知識,自然知道鼎鼎大名的考成法。

考成法是明代萬曆時期中確立的的官員考核製度,由張居正在萬曆元年提出,並推廣到全國。新法規定: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屬官員應辦的事情定立期限分別登記在三本賬簿上,由六部和都察院按賬簿登記,逐月進行檢查。這樣就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官員考評機製,有效實現了考評與糾偏相結合,改變以往僅僅主要靠吏部來運作的官員考評。

“考成法”通過內閣控製六科,以六科控製六部,最終使內閣成了改革的中樞,控製了從朝廷到地方的各級行政機構。

張居正推行考成法之後,大大的淨化了當時朝廷的官場風氣,淘汰了一批昏庸官員,為張居正的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可惜這樣的良法在張居正去世之後被廢除,吏治重新走上了敗壞的道路,直到無藥可醫。

“意思是這個意思,不過具體的內容還是有很大不同的。”魯若麟所推行的考成法肯定不會照搬張居正的那一套,但是定期考核官員這個宗旨還是一樣的。

這個時期官員的具體職責和任務還是比較模糊的,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考核指標,官員們完全是按照部門的職能按部就班的工作。做多少、做得怎麼樣完全憑的是上官的一句話,人治占了非常大的因素。

魯若麟就是想要推行考核製度,將官員們的工作和表現數據化,並以此作為升遷與降級的重要依據。

那麼想要推行考核,就必須先厘清各部門的職能,不同級別官員的工作任務與日常工作量,這樣才能做到考核精準。

當然,想要完成這個工作並不輕鬆,需要人事部門提前做大量的調研工作,隻有在現實情況的基礎上,人事部門才能製定出合理的考核標準。

梅君蘭一聽還需要做這麼多的前期工作,頓時頭都有些大了,沒有人手啊。

“都督,這調研工作繁複,工作量巨大,需要非常多的人手,我這邊沒人啊。”梅君蘭叫苦道。

人事部門自己都缺人,可見金州軍的缺員有多嚴重了。

主要是金州軍的管理機構比朝廷多很多,需要的官員自然比朝廷多幾倍。加上金州軍擴張迅速,人才培養的速度完全跟不上需求的激增。偏偏金州軍根基尚淺,治下缺乏合適的讀書人,才造成了眼前的困局。

“這樣啊,浩然他們來遼南也有一段時間了,幼軍營也建好了,我將他們劃歸到人事部暫且歸你調遣,協助你完成調查工作。”魯若麟想了一下,其他地方無法一次性抽調這麼多人手,隻能先將劉浩然他們借給梅君蘭用一下。

“那就說定了。”梅君蘭聽了頓時大喜。

劉浩然他們這段時間在遼南表現非常不錯,雖然他們經驗還不是很豐富,年紀又小,但是憑借著自身的才幹,很快就幹得有聲有色,受到了很多部門的表揚。大家紛紛稱讚劉浩然他們不愧是從幼軍營裏出來的,個個都是人才,讓魯若麟臉上也有光。

雖然劉浩然他們還沒有結業,但是盯上他們的人卻不少,已經有不少人求到魯若麟這裏來了,魯若麟一直沒有鬆口。

現在魯若麟將劉浩然他們暫時借調到人事部,已經是對梅君蘭非常大的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