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司之後,其他部門的負責人也紛紛上台發言,對各自部門的工作進行彙報。基本上每一個部門的成績都是振奮人心的,讓大家清楚的知道如今的金州軍到底有多麼強大。
軍隊的情況因為比較特殊,事關很多機密,王大海隻是上台做了簡略的介紹,但是大家從隻言片語中明白如今的都督府兵馬已經今非昔比了,完全有能力走出去開拓更加廣闊的天地。
東江軍的沈世魁是倒數第二個上台彙報的,他要向與會的官員們介紹東江軍的情況。
自從東江軍投靠金州軍之後,沈世魁的心態轉變的非常迅速,那就是把自己和東江軍變成金州軍的一份子,徹底的融入金州軍之中。
當初東江軍就是靠金州軍才活下來的,而且金州軍對東江軍的官兵並沒有任何歧視,完完全全的一視同仁。就連東江軍的家屬們,也享受和金州軍士兵家屬一樣的待遇。這樣的禮遇全天下隻有金州軍才肯給,連朝廷都做不到。
沈世魁也不是目光短淺之輩,他覺得魯若麟的成就遠不止割據遼南,要是中原大地發生什麼變故,或許魯若麟還會有一飛衝天的可能。這個時候投靠魯若麟,不但生存得到了保障,可能今後還會有更大的前途等著他。
一旦想通了這些事情,沈世魁對金州軍整編東江軍就非常的配合。哪怕他的很多老部下因為不符合金州軍的要求被遣散,跑到他那裏去抱怨,他也沒有對金州軍的整編有什麼怨言。
金州軍對東江軍的整編是非常徹底的,全麵引進了金州軍的訓練和管理體係,對所有官兵都進行了全麵的改造和培訓。
至於效果,那簡直就是立竿見影,煥然一新。
這一切沈世魁全都看在眼裏,他非但沒有排斥這種改造,反而積極的去學習、去參與、去適應,因為他知道這些才是金州軍真正強大的基礎。
沈世魁的表現魯若麟自然看在眼裏,對他能夠有這樣的適應能力也非常驚訝和欣慰。
像沈世魁這樣積極向金州軍靠攏的人魯若麟肯定不會虧待,所以東江軍的最高指揮官依然是他,權力並沒有被架空。
而且魯若麟還為東江軍補充了大量的人員和裝備,使得東江軍成為擁有五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的強大作戰軍團,實力比之前反而強大了好幾倍。
在金州軍的現行體製下,幾乎不存在將領造反的可能,既然沈世魁如此識時務,魯若麟也不會吝嗇展示自己的誠意。
對於魯若麟的投桃報李沈世魁自然心存感激,越發死心塌地的跟著魯若麟幹了。
這一連串的舉動沈世魁與魯若麟從來沒有商量過,完全是遼南都督府的兩大巨頭心照不宣、配合默契的結果,愈發顯得難能可貴了。
“經過一年多的整編和改造,東江軍目前兵員充足、裝備整齊、士氣高昂,早就今非昔比。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東江軍全體官兵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走上戰場,回報都督府上下對東江軍的厚愛。在這裏,我懇請都督,一旦發生戰事,請用我部做先鋒,我部誓死也不會丟了遼南都督府的臉!”
沈世魁是知道魯若麟有意對滿清用兵的,這個時候表決心甚至帶點逼迫的味道,但是魯若麟很滿意。
手下的將士敢戰、喜戰,主動請戰,哪個主帥會不喜歡。
“沈大人,這可不行。說到做先鋒,怎麼也輪不到東江軍吧,我們騎兵師更合適。”王德川聽到沈世魁想要搶先鋒,立馬就不幹了。
“騎兵師能攻堅嗎?說到做先鋒,我們第二師當仁不讓。”金大正急了,立馬反駁道。
“我們第三師更沒問題!”樸正煥不甘示弱。
……
很快底下的師長們就吵成了一團,誰也不甘示弱。
不光是那些老牌的師長在那裏爭先鋒,就連那些後來新組建的也摻和進來。雖然不太可能爭到,但是這種時候怎麼能夠慫呢?要是不爭,豈不是讓別人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