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皇太極的毒計(1 / 3)

崔永建接手漢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組建自己的管理隊伍,統治一個城市不是隨隨便便派幾個人去就可以的,沒有足夠的人手和熟悉情況的本地人幫助,是很難真正有效管理的。所以對於李義仁這樣心向金州軍的朝鮮官員,崔永建肯定是要拉攏的。

“李大人,漢城百業凋零、民不聊生,我欲重整漢城秩序,不知大人是否願意相助?”崔永建直接發出了邀請。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李義仁倒是沒有矯情,直接就答應了下來。

李義仁是明白人,知道以目前的局勢,李氏朝鮮的統治已經瀕臨崩潰,金州軍又占領了漢城,李氏朝鮮還能不能存在都不好說。這個時候不投靠金州軍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好!有李大人相助,大事成矣!”崔永建大喜。

崔永建雖然也曾在朝為官,崔家也有一些人脈,但是比起李家來說還是差了不少。想要盡快將架子搭起來,李義仁的人脈和資源可以起到非常大的幫助。

“李大人,現在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清點漢城的糧食和物資,安撫百姓、恢複生產。此事拖延不得,請李大人助我一臂之力。”崔永建沒有客氣,馬上就要求李義仁開始幫忙做事。

“這是大好事,李某自當義不容辭!”李義仁正色道。

盤點漢城的家底非常重要,金州軍能夠提供的後勤補給是有限度的,大部分還要崔永建在朝鮮自己想辦法。

崔永建帶來的人手有限,但是有金大正的軍隊壓陣,非常順利的就接手了漢城的重要部門和倉庫。可惜的是,倉庫裏的錢糧物資少得可憐,根本就支應不了幾天。

就這些錢糧還是金世權最近在周邊搜刮來的,否則崔永建看到的絕對是一個幹幹淨淨的漢城。

“城中百姓家裏存糧如何?”崔永建最擔心的就是糧食問題,沒有糧食漢城的百姓是會造反的,這可不關是誰統治漢城的問題。

李義仁神情嚴肅的說道:“正要和你說這個事情。雖然韃子沒有搶百姓的糧食,但是不管是官府的糧倉還是糧商的倉庫都被搶了個幹淨,連漢城周邊都沒有放過。雖然最近有一些糧食運進了漢城,但那不過是杯水車薪,現在城裏的百姓大部分都斷糧了。”

崔永建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現在哪裏還能弄到糧食?”崔永建抱著一絲希望問道。

“北邊比漢城好不了多少,隻有南邊,韃子去的少,還有可能弄到糧食。隻是那些糧食都在世家大族手裏,隻怕他們不會賣的。”李義仁顯然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

“國難當頭,哪裏還能容他們發國難財。不給我們,難道是準備資助韃子不成?”為了弄到糧食,崔永建可不會對那些世家大族客氣,何況他原本就對這些人沒什麼好感。

李義仁沒想到崔永建下手這麼狠,不給糧食就加意圖通韃的罪名,估計沒人抗得住。

“這樣,我命人趕緊向漢城運糧食,另外我給你一些兵馬,由你帶著他們南下征糧,可有信心?”崔永建直直的盯著李義仁。

李義仁知道這是在讓自己交投名狀啊,但是此時此刻他還能有別的選擇嗎?

“敢不從命!”李義仁非常果斷的接下了任務。

漢城有漢江直通大海,當初金州軍沒有直接把戰艦開到漢城,一是對漢江的水文不太熟悉,二來直接在漢城實施登陸還是有一定的風險。

現在既然已經控製住了漢城,找來了熟悉漢江水文的朝鮮水師官兵,現在已經可以直接將船開到漢城了。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那些大噸位的船隻還是不能進入漢江,向漢城運糧的多是中小型的船隻。

朝鮮水師僅剩的一些船隻,海邊的那一部分在金州軍登陸仁川的時候就已經被全數俘虜了,漢城這裏剩餘的一些內河船隻也直截了當的投降了金州軍。在運力上,此時的朝鮮光複軍還是比較充足的。

在光複軍開戰的時候,魯若麟就在白翎島為崔永建預備了大批量的糧食以備不時之需。現在崔永建也顧不了那麼多了,直接下令將白翎島的存糧運到漢城來解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