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皇太極的毒計(2 / 3)

漢城的百姓在經過了最初的慌亂之後,漸漸明白了金州軍與韃子的不同,最起碼金州軍非常的守規矩,基本不會幹擾百姓們的正常生活。

特別是在金州軍的嚴格管控下,漢城的治安徹底好轉,別說違法亂紀的軍隊了,就連原本的地痞流氓都被收拾了。

混亂的時候,這些地痞流氓是最喜歡趁火打劫的。可惜的是金州軍一貫的政策就是對這些社會活力組織零容忍,冒頭一個就消滅一個,百姓的安全感在金州軍進城後反而大大增強了。

金州軍的舉動很快就贏得了漢城百姓的信任,加上朝鮮百姓對上國天兵的好感度非常高,城市開始慢慢的恢複過來。

崔永建將原來的官府人員召集起來,由金州軍的官員帶領,開始動員漢城百姓複工複產,盡量自救。

捕魚、打獵、補種、開荒,凡是能夠增加糧食產量的事情崔永建一個也不放過。

最狠的就是崔永建將漢城周邊的土地全部征收,分給了那些無地的農民,大大的刺激了百姓的生產積極性。

金州軍的這一舉動可謂大大的收割了一波民心,漢城的百姓對金州軍的支持度瞬間就高漲起來。

特別是當一艘艘運糧船到達漢城,以平價賣給百姓。甚至對於特別窮苦的還可以通過為金州軍幹苦力獲得口糧,養活一家老小。幾項舉措實施下來,漢城百姓的心徹底的倒向了金州軍,隻怕即使李倧回到漢城也贏不回漢城百姓的心。

崔永建的舉動自然觸動了那些權貴們的利益,紛紛跑到崔永建這裏叫屈訴苦。對此崔永建並沒有讓步,對於能夠拿出確鑿地契的人,直接一張欠條打發掉,承諾以後會有相應的土地補償。征收的土地還是不可能還回去的,否則怎麼保證糧食生產?

對於這樣的結果,這些權貴們也隻能打落牙齒往肚子裏吞,好歹還有一點念想,不至於一個子也落不到。

他們不敢對崔永建撒潑耍橫,是因為崔永建也不是善男信女,他已經將漢城內的權貴清洗了一遍。這樣的舉動嚇得他們根本就不敢冒頭,否則鬼知道窮瘋了的崔永建會不會將通韃的罪名按到他們頭上。

那些投靠過滿清,有黑曆史的家族無疑全都遭到了清算,家產也全部充公,好歹為崔永建補充了一點錢糧。要想不赴這些人的後塵,剩下的人最好是乖乖的聽崔永建的話,否則崔永建根本不在乎多添幾個冤死鬼,反正這些權貴們也沒一個幹淨的。

因為錢糧負擔實在太重,崔永建非常明智的限製了軍隊的擴展速度,先將漢城周邊的地盤穩住再說,實在是沒有能力向外擴張了。

金世權逃到北邊的平壤之後,很快又建立起了臨時的朝廷與金州軍分庭抗禮。隻是金世權的統治原本就名不正、言不順,除了北方幾個受到韃子威脅的道還勉強聽話之外,其他地方已經完全不理會金世權發布的命令了。

此時的朝鮮各方勢力盤踞,局麵一團亂麻。

金州軍出人意料的攻下漢城,讓京師和盛京都有些愕然,甚至措手不及。

不是說要打滿清的嗎?怎麼跑到朝鮮去了?

以朝鮮那個爛攤子,想要完全拿下,以金州軍的實力怎麼也要個一兩年吧?

京師對魯若麟避重就輕的行為多有不滿,但是也不好公開指責。畢竟解救朝鮮在大義上還是沒錯的,何況金州軍打的是大明的旗號,更加不好公開反對了。

皇太極則是感到有些意外的驚喜,金州軍這是準備吞並朝鮮嗎?要是這的話會不會放棄北上與清軍交戰呢?

以金州軍目前的體量,想要同時吞並朝鮮和滿清肯定是不可能的。這麼大的地盤,管都管不過來。何況皇太極認為自己的滿清鐵騎也不是好惹的,加上這幾年大力發展火槍和火炮,真要打起來,鹿死誰手尤未可知。

他就不信金州軍敢在朝鮮作戰的同時還敢開辟第二戰場,隻要戰事拖延下去,即使金州軍再富有也拖不起。

原本皇太極以為按照朝鮮目前的狀態,金州軍完全可以摧枯拉朽、疾風突進,很快就可以占領朝鮮的大部分地盤。隻是事與願違的是,金州軍在拿下漢城周邊地域之後就停住了腳步,開始穩固統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