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敗南京城叛軍的安國軍很忙,非常忙,甚至比打仗的時候都忙。
如今的南京周邊到處都是潰兵,安國軍的首要任務就是將這些潰兵盡量清剿。
這些潰兵幾乎都是青壯,是難得的免費勞動力,將他們抓獲對魯若麟後續建設江南非常重要。
當一個地方的資源和收益都掌握在私人手裏的時候,國家建設就會變成空談。私人是不會出錢修建公共設施的,所以雖然江南的基礎設施已經嚴重跟不上經濟的發展了,但是無論是朝廷還是地方官府都沒錢,很少有人去修繕。
如果有了幾十萬俘虜,讓他們去修道路、河堤、碼頭,甚至開荒,成本上就會低很多,最多隻用提供一些夥食,可以省下大量的工錢。
最妙的是,這些俘虜不會因此而產生怨言,能活下來就已經萬幸了,罰做勞役再正常不過了。
從那些衛所招兵買馬開始,魯若麟就已經在打這個算盤了。
幾十萬的免費勞動力,這樣的好事哪裏去找。魯若麟巴不得那些叛軍人越多越好,反正魯若麟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會輸。
對付一群烏合之眾,要是魯若麟都不能輕鬆搞定,那也太丟穿越者的臉了。
再說了,放任這些潰兵禍害江南對江南的民生破壞太嚴重,與魯若麟的規劃嚴重不符。所以無論從那方麵講,安國軍都不能放任那些潰兵為禍四方。
現在南京城裏除了留下一萬人以防萬一,其他的人都派出去了,包括那些民兵們。
這些民兵們不光自己出去了,還順帶著招了很多臨時工,都是那種比較可靠的人。反正城外遺留的武器多的是,保證人人都有武器。
沒辦法,潰兵們太多了,安國軍的人手嚴重不足,隻能發動百姓來一起抓。
為了提高民兵和百姓們的積極性,安國軍對潰兵們明碼標價,一兩銀子一個,隻要活的。甚至連那些俘虜身上的錢財也可以歸民兵和百姓們所有,免得他們為了隱瞞俘虜身上的錢財將那些上好的勞動力殺了。
一個人一兩,這個價格對民兵和普通的百姓來說就是天價,要是運氣好,逮到幾個潰兵,那就發了。
當然,潰兵們也不是毫無反抗能力,還是有一定危險性的,所以最好是大家組團去抓,這樣或許分得少一點,但是勝在安全。
原本安國軍的懸賞隻針對民兵和那些挑選出來的百姓,但是其他百姓在知道抓潰兵有錢拿之後,也開始蠢蠢欲動了。
特別是在聽到城外的潰兵非常好抓,隻要膽子夠大,運氣好點,一天賺幾兩銀子的人大有人在,更別說還有可能從潰兵身上繳獲財物。
這下子其他百姓再也坐不住了,紛紛操起家夥,呼朋喚友的就往城外跑。那勁頭,比軍隊裏的士兵們還要亢奮。
見民心可用,魯若麟幹脆順水推舟,不管是誰抓來的潰兵,統統給錢。
這下子南京城裏的人立馬少了一半,甚至一些身強體壯的婦人都出去了,可見有多麼瘋狂。
並且這股風潮很快就蔓延到了南京周邊,迅速的掀起了一股抓俘熱潮。
這年頭的百姓可不是個個都膽小怕事的,生存條件艱難,不狠一點都有可能活不下去。十裏八鄉的漢子們,要說自己沒有打過架、爭過水之類的,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男人。
很快這場全民運到就變了模樣,安國軍的主要作用是打擊大股聚集的潰兵,零散的都交給百姓們去處理。
百姓們也不是傻子,看到大股潰兵還往上衝,那不是賺錢,那是送死。
這個時候,百姓們就會想起安國軍的吩咐,趕緊通知附近的軍隊前來圍剿。一旦這些潰兵們被打散了,百姓們的機會就來了,雙方配合默契,互利互惠。
這個時候,南京周邊凡是不能證明自己來路的外敵人全都成了被抓的目標。這樣做雖然殃及了不少無辜,但是卻也避免了大部分的潰兵蒙混過關。
劉孔昭、黃得功以及劉良佐的運氣比較好,在昨夜安國軍的突襲中,他們手下的家丁拚死開路,讓他們得以逃出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