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開始收稅啦(1 / 3)

安國軍將朝廷的稅收數據拿出來證明朝廷落到今天這個地方,權貴和士人不交稅是重要原因之一。這個觀點迅速的撕裂了國子監的學生們,並形成了正反兩個派係。

認可並同意安國軍觀點的大多為貧寒子弟和中小地主出身的學子,畢竟這些年朝廷的稅收確實越來越重了,他們的家庭早就不堪負重了,日子比以前過得還艱難。

以前他們會把原因歸咎為貪官汙吏收刮過甚,現在才知道這隻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是國家沒錢了,而權貴們霸占了絕大多數的土地卻一文錢的稅都不交,隻能將負擔轉嫁到普通百姓身上。

所以一旦那些權貴們交稅,國家有錢了,就可以對普通百姓減免賦稅,讓他們修生養息。

有了這樣的認識,那些貧寒子弟和中小地主出身的學子轉變立場就非常容易理解了。他們非但不屬於既得利益階層,反而是當前稅法的受害者,既然安國軍改革稅法對他們有利,幹嘛不支持。

而繼續堅持原來觀點,並強調朝廷稅法是太祖所製,不能更改的幾乎都是大家族的子弟。新稅法嚴重侵害了他們的利益,哪怕明知道安國軍說的有道理,也不會承認的。

不是死到臨頭,這些權貴們又怎麼舍得放棄手中的利益。這是本性,以前是這樣,以後也是這樣,哪怕是到了現代社會依然如此。沒有一個既得利益階層會自願放棄手中的利益,沒有外力幹涉,他們會將利益握緊到死,哪怕明知道這樣做後患無窮。

或許隻有死亡降臨的那一刻才會讓他們有些許悔悟。

不僅是在是否免稅的問題上國子監學子們產生了分歧,在應不應該到安國軍一展所長的問題上這兩幫人同樣分歧嚴重。

富家子弟衣食無憂,哪怕從國子監出來當不了官,一樣可以悠哉樂哉的過一生,未必一定要到安國軍那裏去吃苦。何況他們的家族在立場上幾乎都不站在安國軍這一邊,即使自己有心想要到安國軍實現自己的抱負和野心,也要考慮到家族是否認同。

貧寒子弟和普通家庭出身的學子們的顧慮就要小很多了,他們如果不能在朝廷裏出仕,就要重新謀一條生路,怎麼看安國軍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唯一的顧慮就是安國軍究竟是前途遠大還是曇花一現,要是加入安國軍之後變成了李自成圍城之前進京,那就悲催了。

對於國子監學生們的情況,隻要他們不影響軍訓,安國軍就不會多加幹涉。餌已經放出去了,就看他們上不上鉤了。

安國軍挖國子監牆角的事情最終還是被張慎言發現了,氣急敗壞的他直接找到了魯若麟進行詰問。

“安國公,你必須馬上將國子監的學生們都放了!你們居然脅迫那些學生加入安國軍,實在是太無恥了!”張慎言也是豁出去了,開口就豪不留情麵。

“脅迫?張閣老,說話可要講證據,你哪隻眼睛看見我們脅迫那些學生了?我們不過是在擺事實、講道理,加不加入安國軍是由他們自己決定的。”魯若麟雖然尊重張慎言這個老人,但也不是毫無底線的。

“即使沒有脅迫,那也是蠱惑。沒想到堂堂安國公也會用如此低劣的手段來騙人,既然想得到讀書人的支持,就應該光明正大的得到他們的認可。蠅營狗苟終究難成大事!”張慎言嘲諷道。

“嗬嗬,安國軍一向講究以理服人,我不過告訴他們,朝廷視他們為垃圾、失敗者,我們安國軍這裏有廣闊的舞台供他們發揮。怎麼到了你這裏就成了卑鄙之舉了?”

“還有,張閣老,請您記住,我是朝廷冊封的安國公、大都督,招攬人才是名正言順的事情,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你這樣氣急敗壞是什麼意思?認為我沒有資格嗎?”

魯若麟反戈一擊,讓張慎言啞口無言。

雖然都知道魯若麟和朝廷不是一條心,但是明麵上魯若麟還是朝廷冊封的公爵、大都督,有開衙建府的權利,招攬人才更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