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是心存偏見。朝廷剛剛也實行了新稅法,減輕普通百姓的負擔,向富人增稅,如何就在你眼裏如此不堪呢?”盧象升不依不饒。
“朝廷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實際結果呢?比以前更嚴重了。”魯若麟氣憤的說道。
“怎麼說?”盧象升剛回來,還不怎麼了解下麵的情況。
“據我們了解,凡是朝廷征稅的地方,絕大部分富人依然沒有交稅,或者說隻是交了很少一部分意思了一下。絕大部分的稅金都壓在普通百姓身上,而且比往年還要重。”魯若麟無奈的說道。
“朝廷不是派人下州府監督嗎?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盧象升對魯若麟的人品還是比較相信的,知道他不會胡亂造謠。
“朝廷派下去的人或許還不錯,但是真正辦事的人還是那些底層官員和小吏們。他們可不會講什麼大道理,怎麼撈錢怎麼來,哪裏會管朝廷的死活。這些人聯起手來,糊弄一個從來沒有去過田間地頭的官員很難嗎?所以我才說整個朝廷已經從根子上爛透了,救不回來了。”魯若麟恨鐵不成鋼的說道。
盧象升也是做過地方官的,自然知道地方勢力勾結起來,朝廷的監督官派過去也沒用,更有可能被拉下水同流合汙。
所以他知道魯若麟說的八九不離十,也無法反駁。
朝廷就是這樣一點點被那些人玩死的,而且是積重難返,不是誰可以輕易改變現狀的。
“你說要不破不立,你準備怎麼破?重建新朝嗎?”盧象升馬上換了一個話題,而且更加敏感。
“盧閣老以為呢?”魯若麟才不會正麵回答這個問題。
“謀朝篡位,必留千古罵名。司馬代魏,前車可鑒。”盧象升一臉正氣的勸說道。
“隋文帝、唐高祖、宋太祖一樣是代前朝而立,卻為後世所傳頌,為何?因為他們結束亂世為天下百姓帶來安寧與繁榮,並光大我漢家王朝。司馬氏?一群無能之輩讓漢人的臉都丟盡了,自然要遺臭萬年。”魯若麟舉了幾個正麵例子反駁道。
“你本為大明臣子,卻行不臣之舉,不怕人戳你脊梁骨嗎?”盧象升冷言道。
“戳脊梁骨?你是說內閣的錢閣老,還有眾多屍位素餐的官員嗎?據我所知,他們在百姓中的風評可不好。而我們安國軍恰恰相反,百姓很愛戴我們,恨不得我們馬上取代那些朝廷的官員。”魯若麟偷換概念的回答道。
“興漢,你知道我說的是什麼意思。”盧象升黑著臉說道。
“罵就罵吧,隻要能讓天下早日太平,百姓們過上好日子,我自己的那點名聲算得了什麼。”魯若麟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越是大人物越在意曆史評價,但是魯若麟沒有這樣的心理負擔。
何況他相信,隻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下去,曆史對他的評價絕對不會差。
“有皇上和朝廷領導,再加上你忠心輔佐,天下一樣可以恢複太平。我看你完全是自己私心作祟,想要自己做皇帝!”盧象升這個時候也不再嘴下留情了。
“還是那句話,理念不合,大家玩不來。這天下已經被他們玩壞了,還要我去幫他們收拾爛攤子再讓他們繼續折騰,想什麼美事呢。”魯若麟諷刺道。
“你想要和天下讀書人決裂嗎?沒有讀書人你怎麼治理天下?”盧象升警告道。
“讀書人當然要,不過不是你們想的那些讀書人。隻會讀孔孟,不會幹實事的讀書人,學問再好,我也不要。”魯若麟搖搖頭。
“你要與名教為敵?”盧象升心中一驚。
“我認可孔夫子和孟子的言論,但是不認為他們是治理國家的唯一學問,我要的是實幹的學文,而不是滿口孔孟文章卻不知道民間疾苦的虛偽之人。”魯若麟毫不掩飾對朝廷百官的鄙視。
“沒有高尚的品德和個人修養,如何放心讓他們治理國家?”盧象升嚴重不認同魯若麟的理念。
“把孔孟之書讀好就是高潔之士?”
“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