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若麟並沒有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刑天戰隊身上,仗該怎麼打就怎麼打,總不能說刑天戰隊沒有斬首成功這仗就不打了吧?
李自成的中軍依然在南下,大順軍雖然損失不小,但是兵鋒已經直指漢陽,很快就要到與安國軍決戰的時候了。
李過的南路軍進展同樣順利,在安國軍有意識的退讓之下,兵鋒已經越過嘉魚,直逼武昌上遊防禦重地金口鎮。
凡大順軍經過的城池,基本上沒有怎麼抵抗就投降了。
這些城池由原來的明軍把守,缺兵少將、士氣低下,麵對氣勢洶洶的大順軍根本不敢抵抗,要麼棄城而逃,要麼開門投降,基本沒有死扛到底的。
這些城池安國軍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前去接收,一直維持著現狀,也隻能暫時便宜大順軍了。
也許是已經成了氣候,大順軍對這些占領的城池沒有像以前一樣大肆劫掠,但是逼迫那些富戶們交出錢糧的政策卻是依然在執行,無非是少了一些殺戮而已。
至於那些零星的搶劫和殺戮,即使有李自成的最新軍令在,依然是避免不了的。
雖然李自成因為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對治下子民的態度有了一些轉變,一直在強調軍紀,但也隻是比以前好了一些,絕對無法做到像安國軍一樣令行禁止。
安國軍在武昌附近地區的所作所為早就傳遍了湖廣,即使其中有一些被人惡意貶低的地方,但是大致的情況還是傳出去了。
再挑剔的人對於安國軍治理下的治安狀況都是沒話說的,對比之下,大順軍的所作所為明顯更失人心。
正是有了比較,才會讓人覺得安國軍的那一套真的不錯,大家愈發希望安國軍能夠贏得這場大戰了。
李自成的中軍走的並不快,走走停停花了幾天時間才到潛江。主要是岸上的部隊不比水上的,每天隻能走個四五十裏,實在快不起來。
周智義一直待在船上等待出手的機會,隻是一連幾天都沒有合適的時機。
白天動手是不可能的,不說成功的機會渺茫,連逃跑都沒有可能。所以想要動手隻能是在晚上,可惜這幾天一直都是月明星稀,實在不適合出手。
一連在船上待了十幾天,李自成也有些膩了,所以到了潛江之後,李自成離開他的龍舟進了潛江城。
在潛江城,當地駐軍為李自成準備了盛大的宴會,隨行的親軍也大多跟隨進了城,宋明權這樣的中層軍官因為要看守船隻,沒有得到進城的機會。
李自成麾下多是苦哈哈出身,一朝富貴之後自然追求享樂。李自成也經常通過宴會、賞賜來拉攏手下的將領,使得他們對自己死心塌地。
正是通過這些將領,李自成牢牢的掌握著大順的軍權。
宋明權並沒有因為進不去潛江城而沮喪,反而暗自高興。借著大軍進城的機會,宋明權要抓住機會將周智義他們需要的裝備運到船上來。
上次周智義他們混進來的時候因為擔心被檢查,隨身攜帶都是普通武器。這些普通武器不是不能用,隻是威力上要差了很多,遠遠比不過他們在安國軍裝備的武器。
所以如果能夠找到機會把原來的武器運到船上來,肯定行動的把握更大一些。
現在因為李自成進了城,漢水大營的防衛鬆懈了很多,這就給周智義他們創造了機會。
李自成在潛江城逍遙快活,自然不能冷落了還在船上的兄弟們。這次潛江方麵也是下了血本,為了討好李自成,不知道從哪裏湊出來上千頭豬、羊、牛用來勞軍,就連宋明權的船都分到了半扇羊。
當然半扇羊供宋明權手下的一百多名士兵吃根本不夠,最多讓大家每人吃到幾塊肉,喝幾碗肉湯。
不過即便如此,士兵們依然非常興奮。
大順軍的待遇並不好,平時普通士兵們也就是吃一些粗糧,並且最多隻能說是勉強吃個半飽。如果沒有戰事,肉腥味十天半個月都聞不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