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到了大華十年。
在這十年時間裏,大華的整體實力得到了飛速發展,經濟繁榮、百姓安康,新朝已經得到了全國百姓的真誠擁戴,根基已成。
大華六年的時候,西藏宣布臣服大華,朝鮮也正式成為大華的一個行省,華夏核心區域基本奠定。
在西域,大華挫敗了俄羅斯人東進的企圖,將遼闊的西伯利亞凍土地帶劃為自己的領土,沒有一個國家敢提出質疑。
日本在大華的連番打壓之下,德川幕府已經日薄西山,威信盡失,叫囂著歸附大華的日本百姓和大名比比皆是。
憑借著雄厚的經濟實力,以及強大的武力,大華在日本建立了多個殖民據點,而且這些殖民據點的麵積還在不斷的擴大。
雖然德川幕府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百姓進入殖民地,但是殖民地優越的生活條件,以及眾多改變命運的機會使得日本百姓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逃進殖民地。
隻要進入殖民地,就意味著能夠有一份填飽肚子的工作,運氣好的話還能一舉脫貧致富,重獲新生。比起在幕府和各個大名底下艱難求生,殖民地無疑就是天堂。
更何況殖民地的大華官府竟然免費讓治下的日本孩子上學,雖然學的都是漢文和漢語,但是對於普通的日本百姓來說這就是天大的恩惠。
日本的百姓不懂什麼是文化滅絕,反正在幕府和大名的統治之下他們猶如牲畜一般,更不用說讀書識字了。是大華人讓他們第一次吃上了飽飯,還讓他們的子孫後代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官老爺們是不是日本人已經不重要了。
大華還將大批的日本人源源不斷的送到南洋新領地上開荒拓土,以彌補勞動力的不足。
雖然去南洋開荒死亡率有點高,但是優厚的待遇及條件依然讓日本人趨之若鶩。
能夠從身無分文到擁有上百畝土地,足以讓那些赤貧的日本人甘願冒水土不服的風險。
比起那些南洋土著,日本人無疑更加容易被轉化成漢人。而且日本人比那些南洋土著更加順服和吃苦耐勞,是非常受統治者歡迎的優質勞動力。
日本人長期受漢文化熏陶,雖然漢文化在日本本土發展的有些變樣,但是根子上依然沒變,也使得他們更加容易接受成為一個漢人。
加上日本人曆來以強者為尊,而大華無疑是東亞甚至整個世界的最強王者,所以很多日本人都以被大華漢化為榮,根本沒有失去民族特性的悲哀。
在這場爭奪民心的戰爭中,雖然大華是外來民族,但是完全吊打日本本土的統治者們。
無論是大華還是日本有識之士,都預言不出十年,日本就會像朝鮮一樣成為大華的正式領土。
朝鮮的經驗是完全可以複製的,百姓們隻看誰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是不是本族人真的沒有那麼重要。
學漢字、說漢話、當漢人,是如今大華周邊所有其他民族百姓共同的心願。如果不是周邊那些小國家的君主和權貴們拚死抵抗,百姓們早就歡天喜地的加入大華的幸福大家庭了。
不光是南洋的土著們,從歐洲過來的殖民者們也在大華的強大攻勢之下節節敗退。
西班牙人自從失去菲律賓之後一直念念不忘報複並奪回失地,甚至不惜從遙遠的西班牙本土和美洲殖民地調過來數十艘戰艦,聯合無路可退的荷蘭人向大華發起了進攻。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西班牙和荷蘭聯合艦隊被大華的南洋艦隊打得幾乎全軍覆沒,隻有寥寥幾艘戰艦逃脫,徹底失去了翻盤的希望。
這一戰的影響是深遠的。
大華在戰後全麵肅清了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在南洋的所有殖民地,將整個南洋都納入了統治範圍。
除了正常來南洋做生意的歐洲人,歐洲人在南洋沒有一塊賴以發展的殖民地。
在這一戰中,大華俘虜了大量的西班牙人和荷蘭人。
正是憑借著這些俘虜,大華打通了前往美洲和非洲的航線,航海能力得到了空前的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