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曆史上,方以智要在崇禎十六年才完成《物理小識》的初稿。不過,他的這個物理並不是後世的物理,而是指世界一切事物之理。包括了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醫藥、農學、工藝、哲學、藝術等諸多方麵。
後世的物理一詞,其實就是《物理小識》傳到倭國,然後由倭國的學者把Physics翻譯為物理學傳回華夏而來的。
如果方以智不是真得博學,他也寫不出這本書。如今已經開筆在寫,那當然對這一塊是有信心的。黃宗羲剛好登門拜訪請教這塊內容,正是撓到了他的癢處。
不一會,他們兩人就到了書房,賓主坐好,仆人上了好茶後退下。
還沒等黃宗羲說話,方以智便有點熱切地問道:“不知道難住太衝的,到底是什麼難題,不如說出來一起探討下?”
雖然是如此說,不過在他的心中,卻是準備給黃宗羲詳細解答一番,最好是說得黃宗羲心服口服的那種,這種成就感就最爽了!
可誰知,黃宗羲卻並沒有立刻提出他的難題,而是問方以智另外一個問題道:“請教密之,你說這東西都是往地下掉,為什麼就不往天上掉呢?”
“……”方以智是萬萬沒想到,黃宗羲竟然問出了這麼一個問題,頓時傻在了那裏:這是什麼問題?這也算是問題?
看到方以智的樣子,顯然並沒有出乎黃宗羲的意料,因此,他都不等方以智回應,又接著問道:“一把折扇,一本書,同時掉的話,哪樣東西會先落地……”
書房內,就隻有黃宗羲的說話聲,他把昨天張明偉所問得那些問題都問了一遍,最終自然也得出了那個匪夷所思的結論。
此時,方以智已經完全傻了,這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此時的他,對於這些壓根就沒有研究。從他的《物理小識》上可以看出,他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麵有認識。
天文方麵,是地圓學說,甚至還提出了金星、水星繞太陽運行的正確猜測。
物理學方麵,他提出了被後世稱之為“氣光波動說”的樸素光波動學說,並在此基礎上闡釋了他的“光肥影瘦”主張等等。
醫藥學方麵,主要是中西醫結合的論述,讓中醫取長補短。
另外,他的書中還介紹了屬於生活科學方麵的知識,如其中的“洗麵筋法”、“去衣垢膩法”、“藏書辟蠹法”等,這些條目為該書增添了不少“居家必備”的實用價值。
但不管他怎麼樣,對於黃宗羲問出的這些問題,那是真得被震驚了:這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竟然是和水類似,真得太讓人驚訝了!
不得不說,方以智對於科學一途,有著比別人都沒有的興趣。因此,聽完之後,他當即大喜,站了起來,大步走到黃宗羲麵前,感慨地說道:“太衝兄這那是來請教問題的,而是來傳道受業解惑也!今日一席話,真是朝聞道,夕死可矣!”
此時的方以智,就感覺又打開了一扇認知的大門,這讓他有種欣喜若狂的感覺。
不過黃宗羲聽了,卻是沒有一點自豪之意,依舊是那副愁眉苦臉的表情,對方以智說道:“密之誤會了,我今日真得是來請教的。你看我這樣子,我是實在沒折了?”
“啊……”方以智一聽,不由得驚訝。看看黃宗羲,真得不像說假話,便立刻好奇地問道:“那太衝兄是想出了什麼難題,又自己解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