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實至名歸(1 / 2)

“什麼?”方以智聽到一愣,還以為自己聽錯了,便追問道,“你說是誰?”

黃宗羲一聽他這問話,便明白方以智也是和他之前所想那樣,便用非常欽佩地表情對方以智說道:“新任錦衣衛指揮使的興國公啊!他被皇上稱為先生,實在是實至名歸!”

“怎麼可能!”這一回,方以智確實聽清了,不過卻不肯相信,立刻反駁道,“他不就是一個阿諛奉承的小人,以此贏得了聖心而已!太衝兄,你這玩笑真是開大了!你也不想想,他才多大,怎麼可能呢!”

黃宗羲三十三歲,方以智三十二歲,但是,張明偉還不到三十歲,光是這年齡,就讓一向被人恭維聰明絕倫的方以智難以接受,還有比自己年齡小,卻懂得多的人?

黃宗羲見他如此,便嚴肅地盯著方以智的眼睛,認真地說道:“密之啊,以前我們都誤會他了。就在昨日,我不服氣他,就去攔他想要比試一番。結果,他就隨便從我掉了把折扇開始,連續問出了那些話,從而得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結論。最為可貴的是,他雖然貴為興國公了,可一心卻以為萬世開太平為己任,念念不忘的,就是早日救百姓於水火之中。說起來,還真是慚愧啊!”

說到這裏,他自己都感慨了:“一直以來,我對詩詞歌賦,對於名家大作都是下了功夫,又是加入了詩社,又是加入複社,高談闊論,並以此為樂,陷於空談之中,甚至還為了各名家門派之不同而爭論不休,卻忘記了如今已是天下大亂!我等讀書人,當初可是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啊!”

方以智聽到這話,心中有點不高興。要知道,他可是複社四公子之一。不過如今見黃宗羲非常誠懇地對他說話,倒也沒有發作,隻是分辯道:“太衝兄,我等加入複社,不也在指點朝政得失,這不也是利國利民麼?”

還真別說,複社其實已經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張,有別於一般的結社。其中,對於朝局影響最大的,就是操控科舉!

“嗬嗬!”黃宗羲聽了不由得露出鄙夷一笑,他也不客氣,當即指出道,“如何利國利民,要我看,還不是爭權奪利?別的不說,興國公隻是用短短幾天時間,便解決了城外那麼多難民,讓他們不至於餓死,給其一條活路。你知道百姓怎麼稱呼他麼?張青天,張菩薩啊!可是,我們這些人呢,之前的時候在哪裏?百姓又是如何看待我們的?”

人就是這樣,如果他認定你不好的話,那你所做得任何好事,都不會看到,或者往壞裏想。可要是認同你的話,那你的所有優點都將會被發現。

黃宗羲剛好落榜,受到了打擊,然後被張明偉的才學所折服的同時一番喝斥,他就醒悟過來了。因此,對張明偉的事情一下便都認可。用後世誇張點的話來說,已經是張明偉的粉絲一個了。

不過方以智又不同,他是家庭顯赫,自己的事業也一帆風順,可以說,正在人生的巔峰期。他這樣的人,就比較難以接受別人的意見。

因此,哪怕黃宗羲已經說了這麼多,他也沒有立刻就改變了想法,對他的過去進行反思,接受張明偉這個人。

此時,聽到黃宗羲這麼說,方以智低著頭沒有說話了。

說起來,方以智也不是酸儒一個,算是明末開眼看世界的人之一。受西方傳教士的影響比較大,對於雜學這塊非常地感興趣,如今更是在提筆著書立說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