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小綠鵑具有鶯和翔食雀兩類鳥相似的特點。紅眼綠鵑的演唱,是我們在森林中聽到的最容易使人感到快樂的樂曲之一。它也是最引人注目、數量最多的物種。它們雖然體形比鶯類大一點,但是羽毛沒有鶯類絢麗。
在大多數的森林中,生活著四種綠鵑,即紅眼綠鵑、白眼綠鵑、歌綠鵑和孤綠鵑。這四種綠鵑中,紅眼綠鵑和歌綠鵑的數量是最多的。而白眼綠鵑的天性最為活潑。我在長滿濃密的灌木叢的沼澤地發現過這種鳥。在那裏,為了避開觀察者,它們盡情歌唱,歌聲尖厲、快速,令人驚歎。其特征非常明顯,盡管其中摻雜了其他幾種鳥的鳴叫聲,但這歌曲仍然是獨一無二的。白眼綠鵑的虹膜是白色的,而紅眼綠鵑的虹膜是紅色的。不過,我們隻有在距離它們兩三米遠時,才能清晰地發現它們虹膜的不同。在大多數情況下,鳥兒的虹膜都是深褐色的,不過我們常常誤認為是黑色的。
陣陣秋風吹過,樹葉紛紛墜地,像籃子一樣的巢穴經常在道路兩旁樹林中低矮的樹枝上出現,那多半就是紅眼綠鵑的巢穴。孤綠鵑的巢穴外形和紅眼綠鵑的巢穴相似,但你要到林中更加荒僻的地方尋找。
這群鳥通常是下身呈淺灰色,向上顏色變深,帶有綠色。紅眼綠鵑有藍色的冠。
當你靠近鳥巢時,大多數的鳥都會顯得有些恐懼和慌張,它們會憤怒地盯著你。但在這樣的場合,紅眼綠鵑是個例外。紅眼綠鵑父母在樹枝上輕輕地移動,用一種無辜、好奇的眼神注視著入侵者,不時地發出一聲聲低沉的略帶悲傷的歎息或一種悲歎、關切和警惕。它們雖然擔心自己巢穴的安全,卻不會輕易地憤怒或憂傷。
和其他動物一樣,鳥兒在閉目休息時,最容易被人類捕獲。很多年前的一個秋天,我在森林中發現了一隻紅眼綠鵑,特征明顯,任何人都不會看走眼。這是一隻雛鳥,已經長成,它正在一片偏遠的石楠地一根低矮的枝頭午睡。它的頭蜷縮在翅膀的下麵,很容易第一個被鷹抓住。我悄悄地來到它的身邊,在一米左右的地方停下來,可以清晰地聽到鳥兒那強勁有力的比人類要急促的呼吸聲。雖然個頭兒很小,但是鳥兒有著很大的肺活量,比其他任何動物肺活量都大,所以血壓和體溫也會略高。我伸出雙手,輕輕地將它抓在了手心。這個可憐的小家夥頓時被嚇得幾乎癱瘓了。它拚命地掙紮,嘴中發出陣陣淒厲的鳴叫。當我張開雙手時,鳥兒立刻像箭似的逃離了,飛進附近的灌木叢中躲藏起來,我也不會再次驚擾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