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旌奮黃邱(四)(1 / 1)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真是得勁。

說實話,白刃戰,大刀強還是刺刀強,還是有不同說法的,但大刀確有大刀的威風,聽父親說,打仗時那明晃晃的大刀往陣地上一插,刀把上的紅綢帶隨風飄動,那膽小的魂就去了三分。對運河支隊來說,耍大刀最過癮的要算是夜襲黌學兵營。刀劈狗漢奸,此戰,絕對運河支隊老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龍希貞,前頭也說過了,其人對運河支隊來說,還真是不是冤家不聚頭。在運河支隊二進二出(甚至有三進運河支隊的可能,這接下說。),反複無常,最後在日本人手下當了警備大隊長,壞事做絕,百姓對他恨之入骨。

1944年6月初,運河支隊在三分區獨立團配合下,攻下龍希貞老巢澗頭集。豈不能料一個環節沒處理好,被龍希貞鑽了個空子,大開殺戒,有二十幾個拆炮樓民工被殺害,不討還這筆血債,如何對得起父老鄉親。

以後,龍希貞就帶著殘部龜縮到嶧縣城東的黌學兵營。黌學原是嶧縣城東關的一個學堂,日本人來後,被做了軍營。嶧縣東門城樓和南門城樓都離黌學不遠。龍希貞號稱5個中隊,其實隻剩下一百七八十人。

1945年初夏,耿集反搶糧戰鬥一結束,支隊就下決心乘熱打鐵,立刻拔掉這顆“眼中釘”。6月17日夜,運河支隊“傾巢出動”,7個連從運河南岸向嶧城開進,就像郭建光唱得那樣“支隊撒下包圍網”啦!

奇襲沙家浜“月照征途風送爽”,奔襲黌學卻是瓢潑大雨下了半宿,緊趕慢趕,城南橋還是讓大水給淹了,隻能繞道,又因道路泥濘,行軍放緩,接近黌學時已近3點鍾,內線哨兵已經下崗,更糟的是部隊被東門偽軍發現,城樓上的敵人立刻開了槍。偷襲肯定不成了!但開弓豈有回頭箭,支隊首長一聲令下,指導員權啟厚帶著四連如猛虎下山,直撲黌學兵營的東門。

提起四連,父親的眼都亮了。四連就是名揚魯南戰役的英雄連隊“平山連”啊!是役,該連(當時八連)迅速攻克平山,為全殲蔣軍整編二十六師立下大功,這又是後話了。

攻打黌學,四連擔當主攻。說時遲,那時快,突擊隊已經衝進了黌學東門,三排長趙懷德帶著全排直撲東廂房,這裏住的是龍希貞的二中隊,隊長名叫李漢英。聽到槍聲,廂房裏的偽軍正慌裏慌張向外跑,根本沒想到八路軍會從天而降,他們把三排當成了北院的同夥了。一邊跑,還一邊喊“哪裏打槍!哪裏打槍!”黑咕隆咚和趙懷德撞了個滿懷。三排長二話不說,掄起大刀,隻聽“哢嚓”一聲,這家夥的腦袋就搬了家了。這時後麵的戰士一擁而上,個個舉刀就砍,一眨眼,就放到了七八個偽軍。剩下的個個魂飛膽喪,紛紛放下武器跪地求饒。不過五六分鍾,李漢英的這個中隊就玩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