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八旅出山 (三)(1 / 2)

王麓水開口了,“你呀你呀,老賀,兩年不見,還是急性子。”

何以祥也笑道:“早給你準備了,老賀,張司令也打過招呼了,其實八師也就這點家底……”何副師長似有不舍。

這時,王麓水站起來嚴肅地說:“賀健同誌,八師也是在魯南成長的,現在警八旅有困難,八師也責任幫助解決。以後少不了一起打仗。八師今晚要行動,我和何副師長要去團裏轉轉,你們需要的裝備和人員都在村東財神廟裏,劉副主任會帶你去,我們就不送你了。”

賀健果然不虛之行。一個大禮包到手了,“拆開”一看,還真是重禮:4挺重機槍,20挺輕機槍,200支步槍,外加20000發子彈,更讓賀健喜出望外的是,還有20名連排幹部和50名正副班長,這真是雪中送炭。

故事說完了,覺得咋樣?

我也知道坊間傳聞經不起推敲。就以傅秋濤來說吧,他是隨陳毅一起來山東的,這個時候應該還在延安。傅秋濤在魯南軍區任政委,和賀旅長交談是免不了的,但不會在此時吧。

再比如說八師的支援,我看也玄。

主力部隊拉兄弟部隊一把,很正常,何況都是一個軍區出來的,何況都是老戰友。但如此“闊綽”,一給就是“大家夥”,也不能不讓人生疑。不要說是在解放戰爭後期,哪怕是中期,這都算不得什麼。但不要忘記,抗戰剛結束,就是八師有多少家夥呢,這一出手,光輕重機槍就差不多是一個團的裝備……

當然,不全是“莫須有”,十六團團長董鳴春、政委萬恩甫都確有其人,都在警備八旅裏擔任過重要工作。更何況賀健以後就在三縱任師長,直到豫東戰役(一說是濟南戰役)結束後,賀健去華北“讀書”,這才和這支魯南勁旅告別。

抗戰勝利後,魯南軍區組建了一個師兩個旅,也許是八師名聲太響了,兩個警備旅顯得默默無聞。九旅幾乎是“芸花一現”,1946年秋,十七團和十八團合並,旅還成旅嗎?八旅要幸運些,以後魯南十師、三縱七師,是否能從警八旅尋找源頭呢?也許有人也會不同意這個說法,但都是賀健任師長總是事實。

故事嘛,總是虛虛實實。釘是釘,卯是卯,對號入座,那太難了。筆者也隻是想給看官多留點印象,三縱八師最強沒有疑問,但一個好漢還要三個幫,打仗誰都不容易。

賀旅長心滿意足,想到八師也是剛組建不久,自己“大包小包”就順順當當拎著走了,倒有點過意不去。該告辭了,握著劉春的手久久不鬆,都有點依依不舍了。

太陽都挨著山墚了,不斷有部隊向前方行進。劉春說:“賀旅長,看,這是老三團,又要出手了,我要去團裏了,勝利後見!”

老三團即八師二十二團。抗日戰爭時期,劉春在團裏任過政委,這次該團有重要任務,王吉文團長特意叫劉主任再到團裏檢查一下備戰,也是情理之中。

望著劉春漸漸走遠,賀健若有所思,嘴裏念叨“老三團老三團……”忽地一拍大腿,“哎呀,我的老四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