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唯茶續命(1 / 1)

果然,其上黃紙墨跡赫然寫著:“位於城西廿六裏潛山沙河村之燕家莊子。”

“為什麼是燕家莊子呢?”燕紓蹙了蹙好看的娥眉,敏銳地發現了其中奇怪之處。

如果是外祖家為娘親準備的地產,藏在娘親箱子裏的不應該是“張家莊子”麼?為什麼冠名燕姓?

難道這個莊子真的是燕家的,又不在公中,而是歸屬於娘親權管?

一連串的疑問躍上心頭,她有些好奇,真想即刻前往探查一番。但是這二十六裏路的路程,無論是平地還是山路,都不是當可以打個來回的,實在稱得上出一趟遠門。

一時半會兒的,還有個辦法,從娘親筆記裏找找相關記載,大體情況或能知曉一二。

那麼,會在哪部分出現呢?之前查找何姨的信息,大概翻了一遍,不過那會兒注意力都在何姨的名字上,其它的完全忽略過去,看來少不得再從頭搜尋。

其實也不必從最開始,應該從娘親嫁入燕家那段開始。

燕紓一頁一頁地翻閱,這次看得仔細,除了關鍵字眼,一應內容都不放過,是時候深入了解自己這個未謀麵的娘親了。

燕紓發現,娘親不寫瑣碎日常,隻錄與茶有關之人事或詩句、感悟。例如,“元郎又出元江口,口雲尺素傳書信。青餅榮團一片茶,白絹斜封三道印。”寫她夫君去元江一帶販茶,十分寶貝地用白絹包裹了一片茶餅寄回來,上麵還加有三道封印。

又如,“不羨雙飛燕,隻敬愛茶人”、“春晚將盡,寂寞度芳辰,薄帳孤衾,翠減蘭香冷。君行萬裏程,妾懷萬般恨。別離太頻頻,思思念念,唯茶續命。”

好一個“唯茶續命”,實則看得出,新婚頭幾年時也是父妻敦睦,和樂甜蜜的。唯一不足的就是燕大老爺經常出外,一年中獨守空房的日子多過相聚的短暫。

不過,幸好有茶相伴。對茶的喜愛,多少填充了她初為人婦卻缺少陪伴的空虛。而依靠燕大老爺第一手的稀缺好茶資源,她得以在府城姊妹圈聲名鵲起,成為地位不高但貴婦們爭相拉攏的對象。

那個時候,為了彌補自己不能相伴左右的虧欠,燕大老爺盡其所能滿足她的一些愛好需求。也就是在這種情況,“燕家莊子”出現在燕紓的視線鄭

燕家莊子緣起於燕紓娘親一次羨慕的感歎。用她自己的話,

“入伏以來,府城諸位姐妹紛紛出城避暑,惟餘吾與葉田。

何故?避去者俱本地人氏,祖上多置外山遠村莊子幾處,或得山珍土產饗味,或以鄉居野趣為念,或有山水佳境宜人,或取茗泉流觴戲樂,不一而足。惜乎困於城內者,日望巴掌,夜數星幾顆,漸次怠矣。”

適逢燕大老爺歸埠,聽得她的喟歎,要實現她這一願望,簡直易如反掌。

“寧兒,快些收拾行裝,我帶你去個地方。”兩後,燕大老爺讓管家套了馬車,等待太太一起出門。

“什麼地方?元郎你可不許誑我,何時你能有餘閑陪著我了?我偏不信。”

“一個開滿鮮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