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紓被這一盞茶湯征服了。茶事之古今百態,學無止境,她還差得遠呢。
她沒有等鬥茶的最後結果出來,喝完茶道了謝便心平氣和地讓騾車駛回路上去李氏家。街坊鬥茶,實則鬥一個樂趣罷了,哪裏就有絕對的高下之分了。
李氏的婆家毗鄰黃成公府,不過黃府占地頗大,順著地勢上下,一下就下到了祥雲裏的北端,頂到頭拐出去又是另一條街。
燕紓看著李氏下了車站在一個戶獨門前,提著包袱躬身請她進去坐坐。她推辭了,隻就在外麵等著,附近隨便看看。不想未及遠走,李氏進門後不多會兒又攜家帶口再次出來迎接。
“少主,若不嫌寒舍貧鄙,請進來吃杯茶吧。”李氏的老公公被老妻攙扶著,兩個孩子眼睛閃閃亮地跟在後麵,全家極為誠懇地向燕紓發出邀請。這是他們家的待客禮數,何況是對於少主這位帶來銀錢和臘八粥茶的大恩人。
燕紓不好拂了這一片誠意,再加上怕惹來看熱鬧的鄰居,便答應了。
穿過一條細頸甬道,裏麵院子倒寬闊了起來,是個還算平整的三合院。之所以是三合而不是四合,隻因為沿街的門麵房和前一進院的正房都與此院封閉隔開了,屬於另外的人家。看起來,它們曾經是一整套院落,李氏的婆家祖上應該有些家底的。
奈何境況不虞,敗落到割院賣房。燕紓身處其地,方能理解李氏寧賣身不賣最後一院房的苦衷。這是李氏婆家的祖屋,她兒子長大還要在此成親、傳襲家業,不到萬不得已,祖屋是不能賣光的。
李氏婆家姓柳,兩個孩子一個閨女兒八歲叫柳如娣,一個兒子六歲叫柳若霽,名字都是爺爺給取的。兩個孩子十分懂事,大的去幫娘親上茶,的就那麼乖乖地跟在奶奶身側,聽大人話。
“少主,我老頭子身子骨不中用,還得回床上躺著。失了禮數,您多見諒。”虛弱得淌汗的柳老爺子實在堅持不住,由李氏的婆婆向燕紓告解了一句,先扶回裏間的床上。
“少主您快坐,茶水一會兒就好。”李氏的婆婆眉眼慈祥,從裏間出來就熱忱地把燕紓往上座請。
“我這來添麻煩了,老人家安穩躺著吧,咱們論起來不是外人,都不必拘禮。”
燕紓落了座,掃視四下。老老的衣服雖已漿洗得發白,補丁摞補丁,但是都很幹淨,仿佛隱約還能聞到皂角的爽潔氣息。即便是柳老公公身上,也沒有常年臥病的那種醃臢味兒。裏裏外外家什兒器物一應整潔有序,一看就是勤過日子的人家。
“少主,請用茶。”一聲萌萌噠的童音響起,柳如娣端著茶碗從廚房回來了。李氏笑意盈盈地跟在後麵看她動作。
燕紓也笑了。一手接過熱乎乎的茶碗挪一邊去,另一手很自然地撩起柳蘿莉的額前碎發,了句“謝謝你啊,妹妹。”
“啊???”柳如娣被一個“大哥哥”摸頭並稱呼妹妹,頓時害羞了,慌亂地退回到李氏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