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先囤起來(1 / 1)

第二,臘月十二。

燕紓今有一大堆事情要辦。

趕早先去趟柴府找李氏,“李嬸兒,你帶一萬去雇牛車到城裏市場采買。

記住,貴點就貴點,千萬不要出城去江邊批發,昨開始進城要嚴查。

要買大白菜、蘿卜、榨菜、芥菜疙瘩、豆腐乳、豆豉等能放住或適合做醃材,共總的斤數,按夠咱們全府吃三個月的。

你上次做的那種壇子糟魚糟蝦糟排骨肉的,也如法再來上一百壇存起來。一趟買齊,當時湊不夠數的協定好讓商家送過來,盡量不要再出去了。

還有啊,各樣的菜種子也買些回來,備著開春把藏種滿。再帶上購鹽本兒按全府人數最大限額買鹽。”

燕紓一樣一樣囑咐著,如臨大敵一般對待,一眼望出去三個月的。

三個月啊,不算多,經曆過的人都知道,一旦發生疫病,半年能控製住都是最短的。古代社會人口的流動性低,好處是便於病源切斷,不好處也是由此引起的物資供應很容易被切斷。像莀州府城這樣的濱水山城,基本生活資料一點兒都不能自給自足,全靠外埠運輸進來。設若病源擴散,周邊州府自顧不暇時,誰能姑上莀州斷不斷供?

她一個女孩能力有限,更不是聖母體,隻能盡力護著自己人過活的日子,別的真管不了,先囤起來再。

李氏是個明白人兒,接過一包袱的銀錢,不僅聽懂了少主的字麵意思,也聽出來了不能的那些意思。這個架勢,可是要防備出什麼大事兒啊,昨開會的氣氛已經很不同尋常了。

李氏眼裏露出征詢的意思。燕紓也秒懂了。她點點頭,“你家裏也都備上些,錢從府賬上出。若有鄰舍見著問,就主家送冬米。”話後來,竟由此演化出一個“臘月十二送冬米”的習俗,在莀州當地傳循開來,也是燕紓當時意想不到的。

燕紓留著五萬的騾車,叫他拉自己出城去東山臨江閣。這麼大的事情,她不敢到處亂怕引發恐慌,但無論如何得給何葉田報個信兒。

“何姨,我來找你個事兒。”一見著何葉田,燕紓就急切地。

“咋的啦?上次來像個逃難的,這次來又像個逃犯一樣緊緊張張地。來,到我屋裏去。”

“嗯,不過你不用準備茶水了,我完就走。”

“那也得坐下來喘口氣再。”何葉田這些年什麼大事事都看淡了,萬事都有個意定數,人急也急不得。

上了二樓茶室,把門關了,何葉田還是很自然地給燕紓上了一道現成的玫瑰果子茶。“吧,這裏沒人聽到。”

“何姨,昨我在方老太醫那裏得知,恐有疫病入城。雖然不確定,但還是要早做防備得好。“

“是這樣麼?好,那我防備起來。”何葉田其實已經得到軍中的傳信,知道這個事了,不過她感念燕紓心裏有她,能急著來告訴她。

果然,這個丫頭還是沒白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