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
“那竹筒香茶茶料中畢竟加了花花草草,縱使得了女子婦人的喜好,對於男子則過於甜美。我聽夜市上不止一個男聲抱怨其清湯寡味,喝著不過癮。”
“我們便以邊茶熬湯,茶濃味兒厚,再灌入加粗加大的竹筒,一筒也賣十五文。不僅夜市出攤兒,白天各分號鋪子裏也擺在外麵售賣,總之要把本城的市場都占下。祖母以為如何?”
這想法是真不錯。難關在前不得不另辟蹊徑,白家茶號也隻有放低身段來做做這樁下等生意。
盛老太太眼中精光一閃,迅速地心算出成本及獲利。不過,她有心繼續考校這孩子的務實能力,又問:“全城封禁著,竹筒哪裏來?”
“祖母,您這就是故意考我了。咱們不是一直都有從莊子上運雞蛋回來麼,竹筒總不會更難吧?”白芊芊撒嬌地眨眨眼嘟嘟嘴,意思說這點小事能難倒您盛老太太麼?
莀州城的封禁,禁人不禁物。也並不是徹底堵死城門,任何人都不能出入了。而是城外的人非準入不得進城,本城裏的想出去可以但回城就有限製。必須得有令牌才可以。
什麼人能持有令牌出入呢?除了執行軍令政令公務的,還有那些涉及城市基本生活必須,不出城辦不了的民生行當,主要包括進山砍柴伐薪燒炭的、傾倒夜香糞車的、燒製及搬運磚瓦石灰竹竿木料建築材料等的幾大類。
這些人每天都根據批文有定數,按兩點一線由兵士監管著連人帶物往返。這裏麵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間了。
盛老太太確實不為難。找找誰現管著,多批報些竹竿做建材運回來就行了。
她當場拍板,支持白芊芊試一試。效果好的話,再扣發那兩萬斤邊茶也不遲。
“倒是芊兒有心了。拿我的牌子,調撥五百斤邊茶給你,隻管去夜市試水。你們幾個當哥哥的,都幫襯著妹妹,沒得一個個不動腦子再不動動胳膊腿兒,白家日後難不成也隻能靠你們妹妹支撐門麵?”
盛老太太“篤篤篤”敲著拐棍兒,恨鐵不成鋼地一聲聲敲打在白家幾個嫡孫心坎上。幾個人都默了,也麻木了。大妹妹越來越討得老太太歡心,是親孫女,他們都不是。
白家的能量很大,僅僅兩天的功夫,白芊芊謀劃的大竹筒茶飲就出現在了夜市上。
在燕紓看來,這就是升級版大碗茶嘍。本來麼,你賣茶飲別人也可以賣,有人愛買你的也有人愛買別人的。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互不相幹挺和諧噠。
但是,白芊芊的攬客招式,樣樣針對香竹筒茶飲,並且把噱頭搞得十足。
首先,秉承白家“財大氣粗老子第一”的一貫做派,攤位夠大!一口氣租下聯排的一整趟兒攤位,真乃“大排檔”也。
又有總號櫃上的高人指點,將茶飲定名為“大筒壯元茶”。白芊芊原稱名“大筒壯士茶”的,想著多吸引些販夫走卒們來牛飲。但高人認為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