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飲的名字的確很重要。
壯士者,則將那些士而不壯者排除在外。
且真要論起來,對於販夫走卒們,十五文還是太多了。若隻求解渴的話,三文錢的大碗茶它不更香嗎?
莫若改作“壯元”,一字之差,裏麵學問大了。
元,元氣、精元。喝了這茶能健氣補元。壯士更壯,弱者能強。試問,世間男子誰不喜歡?
白芊芊又善造勢。開張之初,再次施展施茶時的演說技,針貶某家的竹筒香茶味淡、量少、華而不實,最重要的是“婦孺之用,不利丈夫”。
而白記大筒壯元茶,“選材道地,上品上格”,“昔之專供驍騎勇士,今惠眾家鄉父老,益氣壯元,共抗時疫!”
白家大小姐的名號及其煽情的說辭,吸引了夜市上大量男女老少過來圍觀,攤位周邊看熱鬧的人群層層疊疊水泄不通。
隨後,白家搭的小高台上又走上來三個壯漢。個個虎背熊腰,孔武有力。
三人站定後,第一個壯漢邁步上前,挽弓搭箭向上對天,隻聽“嗖”一聲,竹箭直衝夜空。
有人大叫一聲“好”!過了似乎許久,在夜市燈籠的光亮中,包裹了棉花布套的箭頭才紮了下來,掉在圍觀者群裏,落在什麼人的懷中。
“現在,有請哪位撿到箭的客官上台來免費試飲大筒壯士茶!”白芊芊下去後換了司儀在喊。
當下,一個花甲老者抱著箭杆顫顫巍巍地被人推扶上了台。
“咳咳,咳咳,老朽就來嚐嚐這大筒壯元茶!”一邊說著還一邊咳嗽,喘個不停。
司儀就請老者就坐,在眾目睽睽之下,親手灌湯了一筒茶飲遞給他。
老頭接過來,連飲三大口,歇了口氣兒,抹抹嘴,說了句“好茶湯!”再繼續坐在那裏喝剩下的。
這時,第二位壯漢出列,表演了一套拳法,舞得虎虎生風。司儀趁機介紹說這三位壯漢都是大鏢行的鏢師,長期訂購飲用白記大筒壯元茶,就連長途走鏢路上也都帶著必備。
等到第三個壯漢表演完胸口碎大石的絕技,前麵那位老者也喝完茶並歇了有一會兒後站了起來。
不咳了,也不喘了,腿腳靈便地走下台去。
台下突然有人才反應過來一樣,“天啊!那老頭剛才都沒用人扶!”
“是啊是啊!這可都是親眼所見。”
“咱們也嚐嚐大筒壯元茶吧!”
“我要喝!我要喝!”一時竟群情激越,爭相求飲。
司儀:“白記大筒壯元茶現時發售!每日前三十位客官都可享受買一筒再給免費多續半筒茶飲的實惠!早來早得!這邊排隊啦~~”
感受到那麼多好處,憋到現在得以釋放的群眾,如洪水,猛湧向茶攤檔口……
有時候,托技拙劣也沒關係,一用就靈。
就這樣,平常在內地無人問津嫌其粗鄙不堪的邊茶茶磚,敲碎了骨頭改換了臉,成為家傳秘方保健茶飲。
白芊芊主導推出的大筒狀元茶,在夜市上大獲成功,造成又一個繼香竹筒茶飲之後的流行風尚。
與此同時,美顏小鋪的香竹筒茶飲生意,遭到了顧客自己選擇的原因流失之外,來自白家的惡意打擊踩踏。
這招,接還是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