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擲地有聲,八王爺目光肅然,神態謹慎,絕不像是胡言亂語。一時之間,文德殿比之前的氣氛,竟然更加凝重。
所有人目瞪口呆地望著八王爺,說出這般震撼人心的話。
“八王爺!”
潘丞相身為百官之首,此刻不得不站出來道。
“事關大宋社稷,八王爺可不能胡亂說道。陛下子嗣,關乎帝位,如今五皇子離去,怎麼陛下還會有皇子?”
話音落下,潘丞相身後,群臣附和!
此等大事,豈可草率,若不是八王爺賢名在外,恐怕早已經有人跳出來譴責了。
“潘丞相所言甚是!事關我大宋社稷,確實不可兒戲。隻是臣所言,句句屬實,隻要陛下喚來兩人,便可知真相。”
八王爺言之鑿鑿,就算是最嚴謹的潘丞相,也一時默然,想聽一聽八王爺到底有何高見。
“皇弟此言當真?!”
皇上的目光之中,閃過一道動容。
“這二人是誰,速速喚來,朕定要問個清清楚楚。”
八王爺點點頭,在眾人殷切的目光下,開口道。
“這二人中,一人乃是江湖大俠君不見,也就是護駕有功的國師葉問天。而另一人,則是常伴在皇後身邊的九公公!”
八王爺的目光,忽然落在九公公的身上,嚇得九公公惶恐不安。
“陛下……”
九公公噗通一聲,跪在地上。
皇上卻揮揮手,輕聲道。
“你且起身!”
九公公不安地站起來,目光慌張地看了八王爺一眼。然而,八王爺依舊不為所動,眼神堅毅且極為認真。
“皇弟!”
皇上微微歎息了一聲。
“這九公公倒在此。倒是那國師葉問天,一向神龍見首不見尾,現在又何處去尋他!”
文德殿內,眾人麵麵相覷,均不知在這事關社稷的大事之上,八王爺的葫蘆裏麵,到底賣了什麼藥。
忽然間,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哈哈哈……老夫在此!”
一襲白影,忽然從天而降,落在這文德殿內,恍惚如同鬼魅一般,讓人愕然不已。
“山野村夫葉問天,參見聖上!”
葉問天恭敬地上前行禮。
他的這番突兀出現,確是讓人始料不及。
“國師來的正好!”
八王爺喜出望外,江湖奇人便是江湖奇人,總是在這關鍵時刻,才會現身相見。
“哈哈。”
葉問天語氣瀟灑的笑道。
“老夫雲遊天下,一年之內,曆經嶺南和塞北,想這夏末初秋,汴梁魚肥,在這汴河之中,垂釣了三日,今夜恰逢路過,忽然聽到有人提及老夫,想不到確是這文德殿中的陛下和各位。各位找老夫何事,先且說明,那國師之位,老夫堅決不受。”
眾人早已習慣了他的個性,也就見怪不怪。
“葉大俠放心!今日本王,確是讓葉大俠來做一番見證!”
八王爺拉著葉問天,站在皇上麵前。
“皇兄陛下!且讓臣弟問九公公幾句話。”
衝皇上點點頭,八王爺對九公公道。
“此事,還是得從當年皇後計調李妃皇子一事說起。當初皇後和李妃一同懷有龍脈,然而,皇後誕下龍子,李妃卻誕下一隻狸貓。關乎皇後一事上,已經天下皆知,皇後誕下的,乃是長公主殿下,那大皇子,不過是柳侍郎之子。”
滿朝文武聽著八王爺說起陳年往事。
此事已經滿朝皆知,皇後當年誕下長公主,擔心沒有皇子為憑,後宮之位不穩。於是將長公主與柳侍郎之子調換,以至於長公主殿下流落民間,為滕王所收養。
如今長公主的身份已經昭告天下,認祖歸宗,並且欽封雲月長公主,昭告天下。
如今八王爺舊事重提,莫非其中,還另有隱情!
果然,八王爺點點頭。
“不錯!當年皇後調換長公主之後,又調換了李妃誕下的皇子,替換成了一隻狸貓。此事,乃是皇後身邊,貼身太監九公公親手操持!九公公,我且問你……”
八王爺忽然目光犀利的望向九公公。
“當年皇後用計調換李妃的皇子,那皇子呢?”
“皇上,老奴……”
九公公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渾身顫抖不已。
“起來吧!”
皇上默默的扭過頭去。
“都是些陳年往事,朕早已經原諒了皇後,自然也不會再怪罪於你,你隻需回答皇弟的話,李妃誕下的皇兒,究竟去了何處!”
“謝陛下恩典!”
九公公激動的叩了幾個響頭,這才顫巍巍的道。
“當年老奴奉皇後娘娘之命,將剛出生的小皇子從宮裏抱出,老奴不忍皇子無辜喪命,可又不敢違逆娘娘,便將這小皇子,交給宮裏的一個小太監處置。那小太監將他抱出宮去,放在一個木盆之中,放入汴水,隨著汴河之水,漂流而去,不知去向……”
“且慢……”
眾人正聽得其中關鍵,卻聽見一個雄渾的聲音,忽然響起。
葉問天大步上前來,站在九公公麵前。
“敢問公公一句,此事可是發生在天聖三年三月初五,汴梁城外河西岸的傘蓋老槐樹下。”
九公公訝異地張大嘴,愕然的望著葉問天。
“李妃和皇後確實是天聖三年三月初五分別誕下小皇子和長公主,那小太監告訴我,確實是在汴梁城外河西岸的傘蓋老槐樹下將小皇子放進江水之中,你……你又如何得知!”
葉問天卻不作回答,而是再問。
“那小皇子身上,是否包著一塊荷花繡帕。那繡的荷花,是上好的金縷線做的宮繡!”
“你……你怎麼知道!”
九公公再次啞然失聲。
“這……這繡帕是老奴親手包的,本是李妃娘娘的貼身之物。”
眾人越聽越是心驚,當年之事,所知的人甚少。葉問天竟然能說的如此詳細,莫非,此人當真有天人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