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艦對艦 第十八章 血戰到底(2 / 3)

這還不算最揪心的。在一顆被日軍奪去的行星兵站上,第三艦隊第四航空裝甲師在接連受挫後。這支擔綱保護要塞炮群的師長王振,那咽得下這口惡氣,組織兵力在一個小時內硬是向這處被奪去的陣地發起了16次衝鋒,陣地最後倒是拿下了,可一點名,全師9642名官兵,還活著的僅存704人!

王振將軍在痛心疾首,前指、總指的首長們同樣在痛徹心肺!遭到來勢洶洶的日軍的瘋狂進攻,那逝去的英靈,誰又不曾是與他們血肉相連了!

那電腦上飛速下拉的密密麻麻的陣亡名單,讓見著的軍官們都紅了雙眼。不能怪他們精神脆弱!若你的部隊在一場戰役中,以平均每分鍾死傷上千人的速度減員,而且是連著三個小時如是的經曆,怕會是要先精神崩潰了!

同樣,發起正麵強行攻擊的日本人,那傷亡也小不到那裏去。

雙方官兵的血在成噸成噸地流,而就算如此,那互相攻擊的力度,卻仍在節節攀升。當前的形式,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現在已是到了拚男兒血性的時候了,隻要再加一把勁,承受不住這份戰場殺戮的敵人就有可能抵不住了,隻需硬著頭皮打下去,勝利就會到來!

同理,能不能撐至對麵軍隊力盡崩盤,亦是在咬牙苦戰的另一方軍隊的精神支柱!

雙方都想撐到最後一刻,戰鬥又怎會不愈打愈是升級!

血濺千裏,在這裏再不是字麵的組合!隻是血淋淋的事實,交戰雙方的戰鬥意誌之堅、麵臨披堅執銳的殘酷一麵時的勇於獻身,已隻能是用兩國的軍魂在碰撞來形容了!

至午一點時,雙方無間歇的戰鬥已持續了整整3個小時。而中國軍隊每時每刻傾瀉到日軍陣地上的鋼鐵、炮彈的總重量,亦由上萬噸,迅速增加到十萬噸、百萬噸……而各類能量束使用頻率之密、消耗數量之大,其總價值,竟相當於國內半年生產總和的觸目驚心數據。

而看這勢頭,還有繼續嚴重擴大的趨勢。

推此及彼,便盡可遙想戰場的全景!

觀看著一份份緊急光訊,蘇星河能夠通過前線部隊番號的變化看出戰況的慘烈程度,迄今為止,第三艦隊已經在第一線陸續追加投入了近四十萬的兵力,加上原本就有的62萬兵力,共計已達百餘萬。

但就是這麼雄厚的兵力,前線卻仍然拚命地告急兵力不夠用!要知道,第一線能容納的合理兵力最多不過80萬上限而已,也就是說,在這兩個多小時的惡戰裏,己方有了二十萬的部隊在戰鬥中被打殘或全體陣亡。

蘇星河麵色凝重如霜。事實上,這次日本的行動並不突然,不僅是早有預料,還能從情報上看出他們的部署,但是如此不計傷亡的發動總攻的方式卻並不是他所能預估。不過,好在事態的發展還是在計劃中的——左翼的平靜,以及日軍投入攻擊的力量之少,都透露著一股陰謀的味道。

在這個圈中套圈的大戰場中,雙方用兵數量之大,都使得還有一記淩厲後手的蘇星河,仍然不免生出了一絲彷徨——要不,先不管能否誘殲板恒軍團了,現在就直接命令第二艦隊越過蟲洞,投入戰場,以泰山傾倒之勢,發出猛烈一擊?

這一擊,應該不會比設伏板恒軍團的效果來得差!

他匆匆地把這個想法光訊了總指,一分鍾後,總指回訊:該方案雖好,卻存在不清楚日軍布置於大名屋跳躍點後方的集結情況。為避免意外計,原方案維持不變。

得了這道指令的蘇星河沉默許久,自嘲一笑,再次投入對戰情的分析工作中去了……

與此同時,在一艘長達五公裏的昆侖級航母裏,親自督陣的第三艦隊司令官黃劍中將正在一臉凝重地看著三維立體電子沙盤。

在這沙盤的虛擬圖象上,代表日本的藍色箭頭正在不斷地衝擊著以“枯榮”無氧行星為首的幾個要塞炮群兵站,而代表中國的紅色數據在敵人的衝擊下正迅速減少。

拚資源、拚消耗、拚國力的現代戰爭,若是交戰雙方呈現勢均力敵的態勢,那麼除了對峙的結果以外,戰爭必然會向另一種極端演變,那就是無休止的殺戮。這樣的戰爭肯定會出現所謂的絞肉機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