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巢軍三路人馬出擊,陳州最先告急,朱全忠率兩萬大軍馳援,與齊將孟楷僵持不下;卻又得汴梁十萬火急軍情,賊將尚讓領五千兵馬圍困汴梁。汴梁乃是朱全忠的大本營,且住有一家滿門,全忠焦急萬分。謝瞳言道:“主公勿憂,可派一員大將闖營,往李克用軍中求救。”
朱全忠言道:“獨眼賊安肯救我?即使肯救,不知軍師欲遣何人闖營搬兵?”
謝瞳言道:“下官也不知該遣何人去搬救兵,主公可招眾人議事。看有哪位大將願闖連營。”朱全忠遂招眾將議事。曰:“今陳州被圍,而汴梁危急,諸位誰有退敵良策?”
謝瞳激將道:“欲解陳州之圍,解汴梁之急,需往河東節度使李克用處搬取救兵,奈何我帳中沒有人敢闖連營。”
大將王彥章言道:“軍師怎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彥章蒙主上恩寵願闖連營;若不成功,當舍身取義,以報主恩。”
謝瞳言道:“將軍果然英武,真虎將也!”即轉身對朱全忠言道:“闖連營非王彥章將軍不可。”
朱全忠起身對王彥章作揖言道:“全忠一家老小全賴將軍。”王彥章還禮言道:“末將定不負主公重托。”
話說唐懿宗鹹通年間,河北真定壽章縣的淤泥河邊有一戶人家,世代務農,主人姓王名慶宗,此人性格豪爽,喜歡結交武林豪傑,年輕時學得一手好槍法,曾投靠過龐勳,後來被人勸阻回到家鄉,過著隱居生活。他生有一子,名彥章,字子明,這王彥章跟父親一樣,自幼愛習武,喜歡舞刀弄槍,十八般兵器大都能使上幾招,又加上力大無比,最愛打抱不平,因此在江湖上逐漸闖出了一些名頭,經常有官府的人請他當差,可他都拒絕了。
村外的淤泥河邊有一擺渡口,擺渡的是一位孤身老人,姓魏,大家叫他魏擺渡,乃蜀漢名將魏延的後代,當年魏延被殺後,魏延的家人流落至此。那王彥章每天都來渡口,常與魏擺渡聊天。
後來魏擺渡一病不起,王彥章接了他的活兒。王彥章覺得竹篙太輕,專門請隔壁村的鐵匠打了一條渾鐵船篙,長二丈,重一百二十斤,從此,魏擺渡成了王擺渡。
一天,一個牛販子在淤泥河南岸買了一條大黃牛過河,上船時這頭大黃牛來了強脾氣,任你怎樣拖、拽、攆它,就是不願上船,牛販子急得滿頭大汗。王彥章見此放下渾鐵篙,左手摟住黃牛前胯,右手摟住黃牛的後胯,雙臂一用力,低喝一聲:“嗨!你給我上船吧!”隻見那大黃牛四蹄懸空被王彥章抱了起來。俗話說“寧舉千斤石,不抱二百畜!”王彥章麵不改色;牛販子和幾名過渡客看得目瞪口呆。
王彥章的父親死後,家中窮困潦倒,加上朝廷昏庸無道,百姓苦不堪言,他與堂弟王彥童二人便聚集了一批人在淤泥河一帶以擺渡為名,當起了水盜,自稱為“渾鐵篙無敵大王”。王彥章當水盜很有個性,劫富濟貧,專劫過往貪官與奸商,周濟周邊百姓。
王彥章臂力過人、武藝超群的傳說被傳到了幾百裏外的汴梁城;汴梁節度使朱溫正招兵買馬,廣納賢能;於是帶四五個親隨日夜兼程趕往淤泥河的擺渡口。
朱溫來到渡口,當時正逢大集,王彥章扶老人、抱孩子、搬貨物,有條不紊,朱溫越看越喜歡。朱溫想試試王彥章的本事,故意往左一使力,船身猛地一晃。朱溫順勢向前一栽,伸出右手要點王彥章肘下軟穴。王彥章將身一閃,同時一把抓住朱溫的右手:“這位爺,請坐穩!”朱溫道:“想我走南闖北,不知到過多少渡口,隻有你這個渡口擺得最慢,就是你渡我過去,我也不付你渡錢。”朱溫的意思是想讓王彥章用力撐篙,看船行速多快便知其力。哪知王彥章一臉不快,舉起手中的渾鐵船篙深深地插進水底,隻露一點篙梢在水麵,然後雙手一攤說道:“隨你們幾人來拔這船篙,若能拔起來,我王彥章分文不取;要是拔不起來上岸後乖乖留下船錢走人。”朱溫哈哈一笑,與隨從一起用力拔篙,幾人集中到一邊,船浮在水麵上擺動起來,差點弄翻,那船篙在水中紋絲不動。朱溫和隨從們隻好罷手。王彥章抓住船篙輕輕一提,船篙帶出半截泥出了水麵,朱溫見狀暗暗高興,上岸後亮明自己身份,並說明來意,王彥章聽說汴梁節度使愛慕他的才能,特從幾百裏外趕來相邀,豈有不投靠之理?後人有詩讚彥章曰:
鐵打麵容天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