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徐溫專權(1 / 2)

話分兩頭,卻說楊行密起兵之際,手下親信將領有三十六人之多,功成名就之後,他便大殺功臣,其中包括他的妻弟朱延壽。

楊行密懷疑朱延壽謀叛,於是假裝眼睛有病,每次接見朱延壽的使者時,總是故意說錯使者所看到的,以此表示他的眼病。走路時曾經故意碰到柱子而倒地,朱夫人扶起他,好久才蘇醒,哭著說:“我的事業成功但喪失了眼力,這是上天要廢棄我啊!我的兒子都不足以成大事。能夠將基業托付給朱延壽,我就沒有遺恨了。”朱夫人很高興,忙召朱延壽。朱延壽到達時,被在寢門迎接的楊行密刺殺。楊行密休掉朱夫人,讓她改嫁他人。

公元902年,楊行密被唐昭宗正式封為吳王。當時唐王朝麵臨內憂外患,對於楊行密及其它義軍,都釆取安撫的策略。楊行密獎掖農耕,鼓勵桑織。百姓安居樂業,市麵日漸繁榮。

902年六月,楊行密發兵討伐朱溫,以副使李承嗣主持淮南節度使府中事務。軍吏想用大船運送軍糧,時任都知兵馬使的徐溫說:“運路很久沒有通行,蘆葦堵塞,請用小艇。”軍隊到達宿州,適逢久雨不停,載重的大船不能前進,兵士麵有饑色,然而小艇先到。楊行密因此認為徐溫才能出眾,開始與他商議軍事。

903年八月二十五日,楊行密派潤州行營招討使王茂章攻打安仁義,沒有攻克,於是派徐溫率兵會同攻擊。徐溫改換所率軍隊的衣服旗幟,都像王茂章的軍隊。安仁義不知道對方增加軍隊,再次出戰,徐溫奮力攻擊,把安仁義打敗。

904年八月,宣州觀察使台濛去世,楊行密任命其子牙內諸軍使楊渥為宣州觀察使。徐溫對楊渥說:“吳王臥病,而令嫡子出藩,這一定是奸臣的陰謀。他日召您回來,不是我派遣的使者及吳王的令書,千萬不要立即回來!”楊渥哭著道謝上路。

次年楊行密病重,平生舊將都在外作戰或防守,隻有徐溫一人在內,於是參與擁立楊渥之事。同年十一月,楊行密去世,楊渥繼位。

楊渥性好遊飲,又善擊球,居父喪時,嚐燃燭十圍,與左右擊球為樂,一燭費錢數萬。或單騎出外,竟日忘歸,連帳前親卒都不知他的去向。左牙指揮使張顥,右牙指揮使徐溫,統是行密舊臣,麵受遺命,輔渥襲爵。渥嚐襲取洪州,擄歸鎮南節度使鍾匡時。鎮南軍治洪州,兼有江西土地。嗣是驕侈益甚,日夜荒淫,顥與溫入內泣諫,楊渥怒斥道:“你兩人說我不才,為何不殺我,好教你等快心?”

張顥、徐溫失色而出。楊渥恐兩人為變,召入心腹陳璠、範遇,令掌東院馬軍,為自衛計。張顥、徐溫窺透其意,乘渥視事,親率牙兵數百人直入庭中。楊渥不覺驚駭道:“汝等果欲殺我麼?”

張顥、徐溫齊聲道:“這卻未敢,但大王左右,多年挾權亂政,必須誅死數人,方可定國。”

楊渥尚未及言,顥、溫見陳璠、範遇侍側,立麾軍士上前,把陳璠、範遇二人曳下,雙刀並舉,兩首落地,顥、溫始降階認罪,還說是兵諫遺風,非敢無禮。楊渥無可奈何,隻好強為含忍,豁免罪名。從此淮南軍政,悉歸顥、溫兩人掌握。楊渥日夜謀去兩人,但苦沒法。張顥、徐溫亦不自安,共謀弑渥,分據淮南土地,向梁稱臣。張顥迫不及待,竟遣同黨紀祥等,夤夜入渥帳中,拔刃刺渥。楊渥尚未就寢,驚問何事,紀祥直言不諱,楊渥且驚且語道:“汝等能反殺顥、溫,我當盡授刺史。”

大眾頗願應允,獨紀祥不從,把手中刀砍渥。楊渥無從閃避,飲刃倒地,尚有餘氣未盡,又被紀祥用繩縊頸,立刻扼死。當即出帳報顥,。張顥率兵馳入,從夾道及庭中堂下,令兵站著,露刃以待,然後召入將吏,厲聲問道:“嗣王暴薨,軍府當歸何人主持?”

大眾都不敢對,張顥接連問了三次,仍無音響,不由暴躁起來。忽有幕僚嚴可求低聲與語道:“軍府至大,四境多虞,非公將何人主持?但今日尚嫌太速。”

張顥問為何故?可求道:“先王舊屬尚有劉威、陶雅、李簡、李遇等人,現均在外,公欲自立,彼等肯為公下否?不若暫立幼主,寬假時日,待他一致歸公,然後可成此事。”

張顥聽了這番言語,倒也未免心慌,十分怒氣消了九分,反做了默默無言的木偶。可求料他氣沮,便麾同列趨出,共至節度使大堂鵠立以俟,大眾莫名其妙,但見可求趨入旁室,不到半刻仍複出來,揚聲呼道:“太夫人有教令,請諸君靜聽!”

說著,即從袖中取出一紙,長跪宣讀,諸將亦依次下跪,但聽可求朗讀道:

先王創業艱難中道薨逝,嗣王又不幸早夭。次子隆演依次當立,諸將多先王舊臣,應無負楊氏,善輔導之,予有厚望焉!

讀畢乃起,大眾亦起立道:“既有太夫人教令,應該遵從,快迎新王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