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抗戰勝利前國民黨勳章簡介(1 / 3)

勳章是對有功人員的一種獎勵,其精神和榮譽的成分居多,在抗日勝利前,國民黨的勳章主要有哪些,此處作一個簡介,特別有一些作者在引用時涉及到時間上的問題,值得注意:

文職勳章共五種

一、采玉大勳章(1933年12月2日)

采玉大勳章為最高榮譽勳章,主要頒給“友邦元首”。采玉大勳章中心為玉質國徽。所以采用玉質,係因禮記“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及詩經“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以玉比喻君子之德,象征至高無上之尊榮。 中心國徽,以示國家至上之意,對內代表崇敬元首,對外用以敦睦邦交,為最高榮譽勳章。

此章於民國1933年十二月二日頒行,為國家元首佩帶,得特贈友邦元首。

二、中山勳章(1941年2月12日)

中山勳章正章中心為國父孫中山先生遺像,副章中心為三民主義一書,表示國父創建中華民國,所著《三民主義》博大精深,為中華民國立國之依據。

此章於民國1941年二月十二日頒行。頒授統籌大計,安定國家者,翊讚中樞,敉平禍亂者,以及對於建國事業有特殊勳勞者。

四、卿雲勳章(1941年2月12日)

卿雲勳章中心為卿雲,“卿”與“慶”古字通用,慶雲象征祥瑞之雲,取自古史虞舜卿雲之歌:「卿雲爛兮,愸鴊縵兮,日月光華,旦複旦兮」。此章於民國1941年二月十二日頒行,分一至九等。一、二、三等大綬,四、五等領綬,六、七等襟綬附勳表,八、九等襟綬。頒授對國家政務著有勳勞之公務員,及對國家社會貢獻卓著之非公務員或外籍人士。

五、景星勳章(1941年2月12日)

景星勳章中心為五角星形圖案,景星猶言德星也。取自史記天官書“天精而見景星,其狀無常,常出現於有道之。”

此章於民國1941年二月十二日頒行,分一至九等。一、二、三等大綬,四、五等領綬,六、七等襟綬附勳表,八、九等襟綬。頒授對國家政務著有勳勞之公務員,及對國家社會貢獻卓著之非公務員或外籍人士。

軍職勳章共六種

一、國光勳章(1938年2月12日)

國光勳章中心為威武鷹揚圖案。四周為光芒,象征榮獲此章者,有使國家前程遠大,國運昌隆,光芒四照之功。此章於1937年十一月八日修正陸海空軍勳賞條例所製定,並規定於1938年二月二十日施行,為襟綬,有表,不分等級。

此章頒給陸海空軍軍人,捍禦外侮,保衛國家,著有下列特殊戰功之一者頒給之︰

1、殲滅敵軍全部或大部,並奪獲敵軍重要地點,及軍旗火炮或重要軍備等。

2、堅守要隘使敵不得逞,致我軍克奏膺功者

3、殲殪或捕獲敵軍重要人員者。

4、斷絕敵軍交通,或奪獲敵軍糧餉軍械,戰局因以奏功者。

5、冒險伏置水雷,得以轟沉敵之軍艦或加危害,使敵失戰鬥力者。

6、冒險衝破敵之包圍或封鎖,以苦戰鬥運輸之途,終得達其目的者。

7、首先占領有守備之炮台港灣或城市者。

8、奪獲或擊沉敵方軍艦及軍用船隻者。

9、冒險入敵之港灣破壞其船艦者。

10、於一次任務中空中擊落敵機五架以上,地麵擊毀敵機八架以上者。

11、冒險封鎖敵之港灣得盡其任務者。

12、空中轟炸命中敵之要塞、重要軍港、航空母艦主力艦及其重要軍事設備使之全毀或沉沒,影響敵方戰力或轟炸交通要點使敵軍運輸補給陷於癱瘓因而獲得重大勝利,有充分證明者。

13、冒險偵察精密準確,賴以洞悉敵情因獲勝利,予敵重大損失或使我軍避免重大損失者。

14、捕獲或擊落敵之飛機五架以上或捕獲敵軍戰車八輛以上者。

此章於著軍禮服時,佩於左襟中部,大綬由右肩斜至左脅下;著軍常服時,得佩帶勳表。與陸海空軍勳章並佩時,居於最高之位置,其它勳章則依照規定順次佩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