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識人,有什麼好處?
懂得識人,一個領導者在用人、行事上,便能用其所長、安置得當;懂得識人,老師在教導學生上,便能依其性、依其根器,因材施教,激發各自的潛能;懂得識人,在學習上,就能找到值得效法、求教的善知識;懂得識人,我們便能在茫茫人海中,交得相知相投的善友,覓得能夠相互扶持一生的伴侶。
清朝李鴻章,帶了三個人求見他的老師曾國藩,請老師分配職務。剛巧在庭園遇見曾國藩從外頭散步回來。進入室內,曾國藩笑著對李鴻章說:“不用再召見了,右邊那位,垂首不敢仰視,可見他恭謹厚重,可以委派後勤補給的工作。中間那位,表麵畢恭畢敬,待我走過以後,立刻左顧右盼,是個陽奉陰違的人,不可重用。左邊那位,挺直站立,雙目正視,不亢不卑,是個大將之才,應予以重用。”
曾國藩從三個人的舉止和眼神,看出各人的品性和見識,從而用人,即是懂得識人。
然而,世間人形形色色,究竟怎麼看?又當如何用人呢?《文心雕龍》有句話說:“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近水便知水性,一旦閱曆深廣、學識廣博,自能通曉世事、練達人情。
懂得識人,並非“挑”人,而是能看出每個人的長處,讓他發揮、發光。“天生我才必有用”人人皆有所長,都有所短,做事要能無往不利,交友要能往來無礙,最重要的是一雙懂得識人的慧眼,能夠擇“才”任用,善用所長、容人所短,所以韓愈才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