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行轅風波 11、領皇命朱七單騎保欽差(2 / 3)

官道不窄,快馬如風般疾馳,但他還是看到了那根擋道的木頭斜躺路邊,以及地上的血跡。看情形,真是一場惡鬥,隻是他想不明白,下人回報說是王統領製服不了對手,還是欽差大臣的府內總管出麵,欽差大臣才幸免於難。欽差大臣府上總管,那不就是鄢五麼,平時根本看不出他會武功,難道他比王統領的武功還高,那可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王中正的武功,在大內算不得一流,但江湖上的名聲卻比誰都響亮。不怕他的劫匪,武功自是不會平庸,而能在幾招之內戰勝這樣的對手之人,一定是隱藏於世之高人。於是,他心裏對鄢五多了份警惕,也多了份擔憂,當然,更多的,還是欣喜。有了這樣一個人在欽差大臣身邊,自己隻怕是要少費很多力氣了。欽差大人的安全,一定會更為周全。原想有自己的徒弟鄢子雲保護他父親,現在看來,子雲畢竟是公子哥兒,根本不屑於動手,也根本輪不到他動手。至於誰要欽差大人性命,不言而知,朱七腦海裏出現了幾個人的影子,但具體是誰率先發難,卻是要費一番周折,才能獲得其真實材料。現在,朱七心裏隻有一個念頭,不管是誰要殺欽差大臣,隻要皇帝不準殺,那他朱七就得好好保其周全,倘若出了差錯,首先掉腦袋的,便是他朱七。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皇帝要他調查之事,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欽差大人圓滿完成差事,便衝淡了,不了了之。

朱七雖說是鄢子雲師傅,平時卻也不敢將聖上的話轉告鄢懋卿,也不敢把朝廷幾位大臣的話轉告於他。他心裏其實非常清楚,鄢懋卿此次領欽差命,並不是一件多麼好的差事。相反,是一件壞事,頂大的壞事,至少,是對他本人很不利的一件壞事。朱七整天在朝堂行走,知道的事情自然比鄢懋卿要多,甚至於比嚴嵩都要多,看問題當然也要比鄢懋卿全麵。他其實早就明白,聖上想借鄢懋卿之手,給嚴嵩以警告。朱七甚至已經知道,盜賊盜印便是聖上臨時授意,但盜印失敗,提醒了他,這樣做無濟於事,反而會害了更多人。當聽說還有人要鄢懋卿性命時,他反而慶幸盜賊沒有得手,不然,會掀起天大波浪,於他亦是不利。於是,改為要朱七舍命保護欽差性命周全,這才是他一個皇帝應該做之事。嘉靖帝以為,沒人會知道他的行為。不料朱七卻早已了然於胸,因為嘉靖交辦的那個大內衛士,雖不是朱七直接手下,暗地裏卻與朱七關係要好。他是不明白聖上為何一邊要朱七保護欽差大人安全,又一邊支使他去做這件不光彩之事,便找朱七討教。朱七隻能讓他按聖上密旨去做,其餘一概不需要明白,並吩咐他為此事絕對保密,絕對不要讓第二個人,知道他朱七也知道此事,不然,大家的腦袋都保不住。

朱七確實想不明白,聖上為何要如此做事,討厭嚴嵩,根本用不著借鄢懋卿人頭。其他大臣為了扳倒嚴嵩,要借鄢懋卿這顆人頭,倒也能理解,皇帝也玩起這種小把戲,確實匪夷所思。朱七心中,其實還想到了一個問題,莫非聖上是想考驗鄢懋卿的能力?不然,何解?倘若真是考驗,這樣的考驗,也未免真是太可怕了一些。但可怕歸可怕,皇帝想做之事,再可怕,領了聖旨之人,也得去做。

朱七猜想得不錯,嘉靖一開始就是想考驗鄢懋卿,隻不過是作的兩種打算。盜印成功,說明鄢懋卿能力不過爾爾,就算因此而殺之,亦不足惜。倘若沒有成功,便說明此人有過人之處,那麼今後,或許真的可以委以重任。朝中大臣,能在生死線上幾經周折者,為數不多,倘若有人真能躲過一切劫數,此人必定有過人之處。這便是在鄢懋卿向聖上告別時,嘉靖心頭的主意。隻是後來,他意識到此事之後果,感覺自己玩兒大發了。所以,才趕緊命朱七前往,拚死保護。

呂芳也曾告誡過朱七,主子用人,與別的皇帝不同。呂芳告訴朱七說,鄢懋卿此番領欽差大臣銜,總理全國鹽政,表麵上是嚴嵩舉薦,實則是嚴嵩猜透了主子心思,曲意奉迎而為。嘉靖帝一來是想看看,嚴嵩還有沒有利用價值,二來也是想借用嚴黨內部爭鬥導致崩潰,從而自行瓦解之。三來,也是因為鄢懋卿有永嘉功勞在身,確實可以重用。最重要一點,則是永嘉沙城鹽場,以後每年,可為內侍監提供近兩百萬兩白銀,主子手頭寬裕了不少,呂芳使用起錢來,也相對寬鬆了很多。因此,呂芳感激鄢懋卿,皇帝自己也在心中感激著這個人。隻是最近主子行為,總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很是難猜。呂芳因為心中感激著鄢懋卿,便要想方設法全方位保護好此人,因而,朱七肩上,其實肩負著雙重重擔。呂芳要朱七,密切留意鄢懋卿與嚴嵩的一舉一動,尤其是書信來往,一定要想方設法搞清內容,不能有半點閃失。要保護一個人,隻有摸清楚這個人一言一行,才能對症下藥。呂芳作為皇帝身邊老人兒,不但要摸清主子脾氣,還要掌握大臣們各種情況。正值多事之秋,不能讓一切能辦事的大臣,都卷入黨爭的旋渦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