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8:嘉靖帝力排眾議升懋卿(三)(1 / 2)

高拱聽出嘉靖的意思了,他再不站出來說話,聖上怕是要下不來台,於是說道:“啟稟聖上,據臣得到之消息,亦與呂公公稟報的差不多。隻是還有三百萬兩銀子的去處,臣想,聖上應該已經知道了,臣不便多說。鄢大人此番的確吃了不少苦頭,還多次險些丟掉性命。這樣的能臣幹吏,臣以為,應該給予嘉獎。臣同意嚴閣老提議,升任他為刑部左侍郎,享從二品銜。”

倒嚴在即,大勢所趨。高拱卻發現自己越來越被徐階邊緣化,大有甩開他之勢。這可不成,堂堂太子老師,不能在未來的朝堂之上,沒有一席之地,三席內閣宰輔,怎麼說亦得保住次輔之位。隻有保住了次輔之位,日後才能順理成章地登上首輔寶座。因此,他必須得幫助聖上抻住徐階。要抻住徐階,就不能讓他把倒嚴一事用鄢懋卿做引信,倘若利用了鄢懋卿來做這個引信,不要說嚴黨不服,即便是其他官員亦不會服。再說,鄢懋卿此番署理全國鹽政,真的沒有落下什麼把柄,可以讓聖上利用到倒嚴這件大事上來。況且,高拱的部署還沒完成,倒嚴後,徐階坐大,張居正很可能就是次輔的不二人選,他高拱很可能就要屈居張叔大之後,或者脫離內閣席位。其實嚴嵩亦有自知之明,倘若他硬著頭皮直接提議鄢懋卿進內閣,隻要聖上高興,再增加一人又有何不可。如若這般,我高拱豈不是更要靠邊站?

高拱這樣想問題,亦不是沒有道理。如若嚴嵩真的有此提議,雖說要求過高了一點,能弄回這麼多銀子,就算一步到位,聖上亦未必就不答應。但嚴嵩不這麼傻,他向來穩打穩紮,從不做冒險之事。在皇帝麵前要求過高,盡管不是直接為了自己,那亦是絕對不行的。嚴嵩不是沒想過這樣提議,他甚至還想他退出內閣,由景修挾此番威勢入閣,哪怕占據末位,亦是好事一樁。可他很快便否定了這個愚蠢想法,不要說聖上不會同意,即便是同意了,景修在內閣亦站不住腳。再說,由正三品直接提升到從一品,直接入閣,曆朝曆代,都沒有先例可循,難度相當大,必定會得不償失。這種沒把握之事,嚴嵩絕對不做。

“徐階,你說呢?”嘉靖終於找到下台階的地方與時候了。

徐階的內衣都濕透了,他撲跪在地上,說道:“啟奏聖上,臣道聽途說,可能有不實之處。任憑聖上處置。”

“起來吧,你害怕什麼?朕又沒說要處置你。你亦說得沒錯,你們都說得對,鄢懋卿的確是一個能辦事的人,要是朕的大臣多有幾人像他那樣,朕就沒什麼後顧之憂了。告訴你們吧,子升說的那三百萬兩銀子,在朕的荷包裏。”嘉靖拍拍腰,咳嗽一聲,繼續說道,“朕沒想到,徐階年富力強,記憶卻不太好了。就依嚴嵩所奏,擢升鄢懋卿為刑部左侍郎。”表麵上看,嘉靖轉得倒是挺快的,他聽了呂芳的意見,結合高拱的附和,覺得應該給鄢懋卿升一級,人家弄了這麼多錢回來,官職不升一升,顯然說不過去。徐階的心思他是明白的,倘若想借用鄢懋卿來扳倒嚴嵩,一來是還不到時候,二來亦顯得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順。現在的鄢懋卿,可不是幾個月前了,到現在還想用幾個月前的策略,那就大錯特錯。倒嚴是要倒的,但不能太急。這個徐階,朕亦得好好抻抻他,不能倒了一個嚴黨,再扶植起一個徐黨,到那時,朝堂之事說不定更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