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得速戰速決,萬一對方要是暗中還有人,倘若不速戰速決,將會鑄下大錯。一大家人,哪一個出問題都是要命的事。
現在,他就在自責,沒能夠保護到親家母,致使兩個孩子哭得死去活來。他將現場情況說了,希望兩個孩子原諒他的過失。他說:現在想來,其實是可以先救下親家母後,再去救子鳳的,可是當時沒這麼做。
這的確是他太大意,他是根本想不到,倭寇會殺一個手無寸鐵的農婦。隻要他們不殺,救下子鳳後,鄢五爺是絕對有把握,從那兩人手中救下親家母的。可是,對方太歹毒,居然就在一眨眼之間,殺了一個手無寸鐵的女人,讓他留下了此生唯一的遺憾。
子鳳亦在責怪自己,說要是自己武功再好一些,五叔就會放心地先去救姻伯母,不會出現現在這種結果。孩子童言無忌,她接著說,其實,五叔要是還有一會子不來,首先死去的,肯定是我。
子鳳哪裏明白,人家根本就沒打算殺死她,而是需要她好好活著。隻是她年齡太小,不諳世事,單純天真,不識男人之心。一群長途跋涉之倭寇,見到如此漂亮的小女子,豈能舍得殺之?
鄢五爺之所以先救子鳳,便是發現倭寇居心不良。可是這樣的話,他如何能明言,此話一旦說穿,將來,孩子心裏必定留下陰影,會長久地與她自己過不去。險遭一群倭寇蹂躪,對於一個十多歲的少女來說,即便對方沒有得逞,亦是一個惡夢。如此惡夢,倘若在孩子心中發酵,將會影響他一生。
其實,鄢五爺真正後悔的,不是先救了子鳳,而是他不應該與那兩名倭寇囉嗦。他之所以要與那兩名倭寇囉嗦,亦正是在確認對方身份。畢竟已有數年沒在京城,京城與江湖之事,已經不是太清楚。
倘若朝中還有人不死心,找人假扮倭寇,前來襲擊兄長,目的就是要讓你全部消滅之,然後借此機會罪責加身,景修兄長便無話可說,隻有引頸待戮。假如貿然出手,便沒有回旋餘地,因而,他必須再三確認。這類話語,亦是不能向大家說出來的。
怪不得五爺杯弓蛇影,隻因他自己,都已經將自己當成一個農民,本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然則,骨子裏的警惕告訴他,世間之事,沒那麼簡單。倘若有人終於想到這個方法來陷害兄長,保準一試一個準。誰都知道,景修向來不殺山賊、強盜,即便是在朝堂之上,亦從不與人為敵。
倘若有人以此設局,讓鄢五爺誤當倭寇滅之,事後一旦追查,後果不是一般的嚴重,而是相當嚴重。亦就是說,果真如此,那些害怕景修之人,便可以大做文章,說鄢懋卿被謫貶遼海戍邊,心有不服,縱容管家,大肆殺戮無辜之人,以泄胸中私憤。以怨報德,枉顧聖上不殺之恩,抵觸聖上貶謫戍邊。倘若扣上了這頂帽子,便是真正要滅三族之大事。
假使有人看準此弱點,即便是他鄢五神功蓋世,亦難保兄長其周全。因而,鄢五瞬間想到這一層,便有了猶豫,導致親家母天不假年,英年早逝,讓鄢五爺抱憾終身。
鄢懋卿亦在責怪自己,說是他連累了親家母,誰亦沒有想到,時隔這麼多年,這些倭寇還會追殺到遼海來。於是,他向大家講述了在欽差任上,南巡杭州時,遭遇倭寇截殺之過程。他擔心這些倭寇是與他杠上了,可能這一生都無法擺脫。
景修亦已經意識到,兄弟遲疑的原因,不外乎是怕有人故意栽髒陷害,從而對他斬草除根。倘若果真如此,即便兄弟武功蓋世,亦扛不過一道聖旨。自然,經曆過無數次死亡威脅的景修,早已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可不能讓人鑽了空子,還連帶家人一起被人冤死。
鄢五爺說不會了,今日這個戴鬥篷的倭寇,可能是這幫人中的頭,應該是不明情況,不服輸,不服氣而來。聽他剛才口氣,說的可能是真的,因為,到現在都沒人站出來,怕是真的沒人來了。
幾個孩子正處在驚恐與驚訝之中,這樣的事,他們從來沒遇到過,但他們有幸看到了鄢五爺的風采,心裏既害怕又驚訝。害怕的是自己沒有能力保護家人,驚訝的是鄢五爺的武功如此了得。
(精彩待續,敬請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