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69:新帝心不忍朱七傳聖旨(一)
隆慶帝指名要朱七去辦,但此時朱七,就在那日與主子說話後,便去了江南,一時間便給擱置下來。等到朱七初冬回來的時候,朝廷正好要派他去遼陽衛,了解倭寇侵邊事宜,所以,正好順路辦了這事。
王虎按照鄢懋卿的意思,將牛家窩堡殲滅倭寇三十餘人之事,說成是他帶領朱家窩堡老軍功績。因為奏報中某些地方不通,裏麵有諸多疑點,便需要有人去察看。聖上正好要派朱七去給鄢懋卿宣旨,便合二為一,一並辦結。
最近一二年來,遼海衛時常都有殲滅倭寇的奏報,且都是一個叫王虎管轄的範圍,兵部戶部均需要一一核實。倘若核實正確,王虎便可從正四品指揮僉事,升任為從三品指揮同知,或者正三品衛署指揮使。隆慶帝心存疑慮,之前的遼海衛,從來未曾有過一絲一縷,關於殲滅倭寇之勝利消息,自從鄢懋卿戍邊遼海衛後,便縷縷傳來捷報,仿佛一夜之間,王虎如有神助,陡然間大發神威,次次都能將來犯倭寇殲滅之。倘若王虎真有如此能耐,那可真是朕之福氣。
隆慶帝知道,這裏麵肯定有問題,但他弄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裏。倘若王虎冒領軍功,這可是天大之事,絕不能姑息。
朱七原本知道此事內幕,可他不能給主子奏明。既然主子要求嚴查,便借此向王虎通通氣,順便亦向景修討個主意。
大內錦衣衛耳目遍布,但下麵之人,不能直接給主子呈報奏折,再加上隆慶帝登基時間不長,還沒顧得上這一塊的事。因而,錦衣衛之耳目,對於隆慶帝來說,等於是聾子的耳朵,擺設。
而內侍監之密探組織,自從呂芳離去之後,便直接由嘉靖帝掌管,小事根本到了皇宮,更到不了聖上眼前。無人統率,便是大凡小事幾乎都不會有。之後幾年,這套班子幾近於瓦解。新帝接手大明五朝這個爛攤子後,一時之間抽不出時間,整理這些事。更重要的是,隨著嘉靖帝駕崩,這個機構幾乎便無人知曉了。因而,一直沒有進入隆慶帝視線範圍。
你道當年嘉靖帝,為何坐在宮裏,成日修仙,還知道天下之事?便是這一明一暗,兩套人馬之功勞。亦是呂芳統率有方,一明一暗互相牽製,所獲得之信息,互為印證,方才準確無誤地掌控天下。
遼海衛以北是極寒之地,原駐紮在此的兩套人馬,見多年無人管束,便自謀生路去了。原本有生路者,亦落得清閑。反正探得情報亦無人接收,便無心再過問閑事。因而,關於王虎奏報軍功之事,真假便無從得知。
呂芳當年奉命編織那套暗探,其實為嘉靖朝之穩定,起到過不可估量之作用。嘉靖帝凡事皆能第一時間獲得真相,可他從來不透露消息來源渠道,隻說是出自錦衣衛禦下大內密探,或者根本不用說。沒有人懷疑聖上之言,因為,每次所言,盡皆正確。
牛家窩堡的老軍們正在搶收白菜,免得在大雪封山後收不回來,白菜爛在地裏,那就太可惜了。秋糧已經在此前搶收完畢,紅苕已經窖藏,白菜亦需要挖一定深度的溝道儲藏起來,才不至於爛掉,食用的時候,才有新鮮蔬菜感覺。
白菜儲藏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扔在一個大的地窖裏,置放一層白菜,撒上一些粗鹽,再置放一層白菜,再撒上一些粗鹽,如此循環,直到將菜窖裝滿,上麵鋪一層幹樹葉,再糊上一層稀泥,將地窖密封起來。還有隨時察看稀泥幹裂與否,倘若幹裂,便在密封,不然,白菜便會變質腐爛。
這是醃白菜,菜熟開窖,清香撲鼻,隨時取用,皆不再腐爛。
另一種儲藏方式,便是將就在菜地裏,或者菜地旁,最好是房前屋後幹燥地帶,掏出三、四尺寬,二尺來深的溝壕,將白菜豎著置放於裏,白菜上麵撒上一層厚厚的幹樹葉,再在幹樹葉上麵撒一層尺許厚的土,這就算大功告成。要取菜的時候,扒開積雪,再扒開土和樹葉,取出適量白菜,再將樹葉封好便是。白菜取出來,還是鮮嫩鮮嫩的,就像才從地裏摘回來一般。
這兩種方式,都是老軍們經過多年經驗,反複試驗得來的,非常珍貴。不然,大雪封山的數月時間,便吃不上新鮮蔬菜。
還有一種方法亦可行,那就是趁著陽光大好時,將白菜收回來,破開為幾片,置放於繩子上晾曬,製作為幹菜。當然,這種製作方式,不一定僅限於白菜,其它類似葉菜均可,羅卜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