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9:新帝心不忍朱七傳聖旨(三)(2 / 2)

既然聖旨已下,那就應該盡早動身,一來是可以躲避今冬嚴寒,二來早到郴州,安頓好後,可以早作明年春種準備。既是世居,想必再也不用搬家,那就得做長遠打算。

翌日,鄢五爺去到遼海城,找到先前那家糧店,除開留足路上食用的小麥磨成麵粉外,將餘下的全部賣給他們。還有高糧,留下相應種子,亦全部賣掉。又找到一家專營羊肉生意的屠宰店,希望他們能將全部羊子收購下來。

城裏人冬天無事,喝羊湯的人不少。不足百隻羊子,倒亦有人吃得下。

按時價,成年羊一般二十五兩銀子一隻,羊館老板卻隻出二十三兩銀子一隻,羊羔隻出十五兩銀子一隻。亦罷,反正趕時間,就不敢再在乎這百幾十兩銀子了。倘若拖了時間,兩個孕婦在路上不安全,假使出現什麼意外,那就不是錢的事。

他們賣了六十隻成年羊,三十隻羊羔,還留下一對成年壯羊,搬到新家繼續生羊羔仔。鄢五爺將儲存下來的皮草,以及山珍全部賣掉,除帶走的東西,能賣錢的都賣了,共籌得銀子八千餘兩,加上這兩年來還有一些節餘,有近一萬兩銀子。

朝廷賞賜親家母徐趙氏一千兩白銀,給徐氏姐妹親人修葺了墳墓,尚且還餘五百餘兩,隻是這筆錢不在鄢五爺手上,而是在徐氏姐妹手中。鄢五爺知道,這筆錢無論如何,皆不能動用,全憑姐妹二人做主。

新家還沒著落,這點銀子怕是不夠使喚。到了新家,還需要銀兩購買全家人口糧,一直到自己種的秋糧進倉,有近小一年時間。鄢五爺心裏有些擔憂,銀兩不夠使,但事到如今,亦隻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儲藏的白菜留給牛家窩堡老軍,新建的房屋不能賣,人一走就隻能算作公產。牛和馬更不能全賣,搬到新家還要繼續使用。他們再添置了兩駕馬車,自己趕做了三掛牛車。兩輛馬車拉人,兩輛馬車拉生活用品以及口糧,三掛牛車拉農具家具,以及高糧種子,還有馬料、牛草。

一切事情,都在鄢五爺的盤算之中,不然,到了新家,百廢待新,一無所有,日子將過得比現在更加艱難。到遼海,還有朱七給王大人打招呼,才能得到人家幫助。到郴州,不再屬於戍邊序列,沒有熟人與地方官府照應,一切都得靠自己,可比這裏艱難多了。

子雲三兄弟的軍營差事,原本是可以不辭掉的,可鄢五爺一定要自己兩個兒子,一起跟到郴州去,子雲亦就不得不辭掉職務。原本他就不是太喜歡這份差事,隻是為了養家糊口才接下的,現在有機會辭掉,心中倒亦無不舍之戀。

隻是萬成與千萬兄弟,心中似有不舍,卻又不得不遵從父命。是的,父母兄弟都走了,留下三兄弟在遼海,家人分離,亦不是個事,更不是鄢懋卿兄弟二人,一直以來堅持的治家風格。南北兩地相距千萬裏,萬一有個什麼事,如何照應?再說,在軍營裏,雖說有一定收入,但亦是高風險職業,家人既已離去,兄弟三人就用不著再擔這份風險。

以前之所以入軍營,那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因此,兄弟二人雖戀戀不舍,卻亦隻好跟隨家人,一起離去。父親的話,在萬成兄弟心中,就是聖旨。他們三兄弟不是怕父親,而是敬重,發自內心的敬重。

在軍營裏這短暫時間裏,兄弟三人都與倭寇正麵交過手,並且比別的千夫長百夫長都做得好。王大人自然是舍不得他們離去。但百善孝為先,同父母一起生活,照顧好父母家人,是做兒子的責任與孝道。

王大人亦不好強留下他們,生生拆散人家的骨肉親情。故念及他們兄弟,在軍營裏所作出的成績,每人給予多發兩月俸銀的獎勵。並懷著挽惜的心情,送他們出軍營。

王虎不舍得三兄弟離去,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今後再無人為他抵禦倭寇侵襲,軍功獎勵自然要少領許多。盡管子雲兄弟,已經在兵營裏,為他們培訓了一批骨幹力量,但無主將,戰鬥力勢必大大削弱。

後來事實證明,王虎所轄地界,倭寇確實增多,雖說每次抗擊皆能勝利,可代價成倍增加。王虎所領取到的獎勵,無形中便削弱了好大一截。

(精彩待續,敬請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