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5:遭遇地皮騷擾回雁客棧(四)(2 / 2)

在這樣一個陌生環境裏,自己的掌上明珠,受人欺負則罷,現在居然要擺到擂台上去,與人對陣來決定婚姻。這本身就是一件丟人之事,還大張旗鼓,豈不是更丟人來哉?因此,他覺得此事處理起來,比他所遇到過的任何大事,都要棘手。

一家大小都在責備小妹太不懂事,居然敢答應對方的無理要求。子鳳卻理直氣壯地回應大家:“當時都在場,怎麼不趕快製止我?我看,你們亦是想到時展示一下自己,好出出風頭吧?”

憋悶得太久了,人人心中都想發泄一下,尤其是身負武功之人,受人欺侮時,心裏都憋著一口氣,聽說可以“名正言順”地教訓對方一下,便產生了期待心理。而這種心理期待,是一種不自覺行為,倘若無人點明,便不自知。

經子鳳一說出,雖有刁蠻撒潑之嫌,當真說到點子上了。大家心裏,雖然沒真正這麼想過,但是做出來的事,那不就是這回事麼?便各自噤了聲,誰都不再說話。

小妹個性,大家清楚,雖說平生沒做過什麼大事,但在日常生活中,亦總是能找出各種理由來,嗆得哥哥們無話可說。現在,她倒好像真的占了理去,好像真是給他們帶來了出風頭的大好機會似的。

回頭再想,覺得小妹未必就是錯了。別人欺負到頭上來了,不能眼睜睜看著此人,爬到自己頭上來撒尿。凡事冷靜,隱忍,自是沒錯,卻不能一味忍讓,否則,便隻有任人欺負侮辱。還是子鳳說得對,即便是想自己將別人撒的尿舔幹淨,這嘴亦伸不到後脖窩那兒去呀。

鄢懋卿有點後悔,是他將這個女兒給慣壞了,簡直是太任性,不知天高地厚。他從來沒有想過,天下間,居然還有這麼一說,明明是自己不對,說起話來亦能理直氣壯,讓別人感覺全是她的道理,而且,還不得不遵從。這樣的思維,即便是在《易經》裏,亦是找不到的,是狡辯,還是詭辯,是道理,還是歪理,一時之間,他亦判斷不準,更沒心情去判斷。

慢慢想來,又感覺女兒子鳳,並無過錯。想我鄢懋卿,曾是堂堂二品大員,欽差大臣,倘若來到衡州,便被一個流氓小孩拿住欺負,傳將出去,豈不讓人笑掉大牙?對這種欺男霸女之惡徒,正巧今日遇上,小懲一下,亦未嚐不可。隻是,需拿捏好分寸,萬事皆不可過頭。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這一鄢懋卿一貫作風。

事情到了這個時候,說什麼亦無用,隻好走一步看一步,見招拆招,兵來將擋,水來土屯。現在,最主要的,就是要把眼前這事應付過去,在兄弟尚未回城之前,保障全家人平安。現在而今眼目下,應付難關,才是整個家庭最重大的事情,一切埋怨都亦已無用,一切不滿都已無濟於事。

等鄢懋卿冷靜下來,他亦在想,其實,該來的,總歸要來。一家有女百家求嘛,隻是現今這個所求之人,不地道罷了。倘若遇到適合之人,不是亦不失為一樁好事乎?可是,事情並不是那麼回事。事到而今眼目下,隻有挺,挺過去了,便萬事皆休。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難道這點小事就過不去哉?鄢懋卿自己給自己打氣。

不知為何,近年來,他一直膽小怕事,說不清是因為家庭觀念太重,還是自己經曆過一些事情後,真的變得膽小如鼠?總之,一切事情,都不如家庭團結,家人安康來得重要。

這是他最近思考出的結果。他亦非常奇怪,以前從來未曾想過這些事,現在,這些事想起來,就揮之不去。這種心態的變化,不知從何時而起,更不知從什麼事情而起。人過花甲,想問題,做事情,當真不同於年輕時候了麼?

時移事易,看待問題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均有改變?環境與時事的變化,當真能深刻影響一個人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乃至轉變性格哉?

鄢懋卿藉此檢討自己,自從祖父離世,便開始修身養性,發奮攻讀,終於進士及第。此後,不管是地位卑賤之行人,還是權傾一時之欽差,都能始終秉持恭謹謙遜之做人原則,經過幾十年之修持,道德品性已達化境。也許,停止了仕途,突然感受到家之重要,家的溫馨,怕失去而意欲更加珍惜,才導致現在這般小心謹慎狀態,亦未可知也。

(精彩待續,敬請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