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1:有緣終成相會落霞山莊(下)(1 / 2)

16·4·81:有緣終成相會落霞山莊(下)

千成聽說他們家孫小姐真是王鳳霞,還在客棧見過麵,又是吃了一驚,這亦太湊巧了吧,這不正是他要打聽的人嗎?千成大喜過望,回過神來便再次拜謝王管家。王管家示意千成起身,上下打量一番,改口稱呼道:“我家姑爺真是一表人才,知書達理,老太爺一定喜歡得緊。這樣吧,時間緊迫,這事就算是定下來了。你們趕緊置辦三書六禮,元宵節就是上好佳期,把婚事給辦了,十六老太爺一家便好動身進京。老朽就不在這裏打擾你們啦,還得趕緊回去,給老太爺報喜呢。”

鄢五爺、鄢懋卿、千成三人,千恩萬謝一番,親自將王管家送出大門。

原來,王管家現在住的房子,就是王太爺在上譚家村的別院,王太爺要上京城與兒子王侍郎團聚,便將自己的別院贈送給了王管家,還送了二十畝土地,要他幫忙照管祠堂與祖墳地。

王太爺一家隻帶四個仆人進京,其餘幾人都留在鄢府,侍候王姑娘及家人。年近古稀的王老太爺、王老夫人,身體很棒,想去京城看看,與兒子一起生活幾年,考慮到年齡不小了,怕是用不上這個山莊,便想賣掉。趕巧鄢五爺要買房子,得知五爺情況,便想將房產賤買,作為孫女兒嫁妝,反正亦不是給了外人。趕巧鄢懋卿要在落霞山安家,便成就了這樁美事。

鄢懋卿同兄弟鄢五爺商議,等到將來掙到足夠的錢,就按五萬兩白銀的價錢加利息付給王老太爺,不能太占人家便宜,傳出去了會讓人笑掉大牙,兒孫都沒有臉麵在此立足。五爺非常讚同兄長之言,表示會拚命掙錢,盡量早些將錢付清。

鄢懋卿將鄢五爺一家安排住前院,自己一家住後院。鄢五爺不幹,前院寬大敞亮,房子亦多過後院。他說道:“大哥讀書寫字,最需要前院的寬敞明亮,而且,以大哥的名頭,不能住在後院,別人要笑話兄弟我不懂禮數,僭越主人。那樣的話,到時候在這一帶,就我們兄弟都沒法立足。”

鄢懋卿有點生氣地說道:“兄弟,還說我是你主人乎?家裏勞動全靠兄弟支撐,說白了,兄弟才是我們家真正的主人。再說,王姑娘帶著那麼豐厚的嫁妝嫁過來,讓人家住後院去,亦實在不堪恰當。”

“大哥,不是誰幹活多誰就是主人,兄弟那幾個小子,倘若不是大哥教他們讀書,哪裏會有今日?我們關起門來是兄弟,在外麵,大哥還是主人。沒有大哥支撐門麵,誰會買我鄢五的賬?”兄弟倆爭執不下,最後沒辦法,隻好將前院正堂做客廳。客廳左邊一間做書房,右邊一間亦做書房,書房過後才是睡房,左為大,鄢懋卿夫婦居住,右為小,由鄢五夫婦居住。兩頭角落那兩間,分別由子雲與萬成居住,這兩間房的門分別開在廂房處的,比其它的房都要大。

然後接下去的廂房,左邊第一間由子鳳居住,第二間由子龍居住。右邊第一間由千成居住,第二間由百成居住。兩邊的第三間,原來就分別是糧食庫房和金銀庫房,兩邊第四間都是客房。下廳是敞廳,寬度與正廳相同,七間房子的空間,隻是屋簷在每間房子的距離處,立了一根高大的石柱頂起屋梁。右邊是廚房,與廚房連接的是飯廳,有兩張桌子和十六把椅子,等於另外六間屋包括八字朝門在內,都是飯廳的空間。左邊那個角落裏,堆碼著十八套桌子椅子,整整齊齊,是預備辦生做酒時用的。四根石柱,四方都是雕龍畫鳳,煞是氣派。

房屋外牆,全是長和寬均為一尺五寸,高為二尺二寸見方的青石墩壘砌而成。內牆全是一尺五寸粗壯的木頭柱子,與五寸厚的杉木板子隔夾而成。梅花格的木條窗戶,糊的是上等宣紙。房頂是天藍色琉璃瓦,飛簷翹角,風鈴走獸,煞是好看。正房地麵,要比廂房與下廳高出二尺八寸,院壩與房間裏的地麵上,鋪的全是青石板,每一塊都是三尺八寸長,一尺八寸寬。院壩裏的石板,用鏨子均勻勾出淺淺條紋,防止下雨天人走在上麵滑倒。房間裏的石板,則用鑿子修理得光滑平整,石板與石板之間,每一條縫隙都精密到零點零五寸左右,做工極其精細與考究。

後院院壩是石灰混合煤碳灰,還有糯米漿打出來的地麵,堅固牢靠,兩邊各有五間廂房,廂房外牆沒有窗戶,是梅花狀的空心透風透光牆體,大約五尺五寸高。廂房與正房處有四道走廊小門。正屋七間要比前院正屋矮一些,光線的確不能與前院正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