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座院子都被高九尺五寸,厚二尺八寸的圍牆圍住的。朝門高大闊氣,兩邊有耳房,從耳房往兩邊延伸到角落處,才是進院子的耳門。朝門與正院之間有一道高大的照壁,照壁上雕刻著東方日出圖案。
馬車牛車從耳門處,左邊進,右邊出,不走內院。外圍圍牆頂上亦是天藍色琉璃瓦加蓋,院子四個角落處,亦就是耳門上麵,還有樓崗,算是了望台。二進院子後麵還有一大片土地,已經種植了很多花草,假山、亭台水榭,小橋流水,隻是還不太成規模,但亦算是一個像樣的後花園。
之所以不太成規模,可能是與管理園林的工匠有關,怕是因為工匠沒有見識過真正的園林,便做得不成規模罷了。當然,這在郴州一帶農村,雖說不上是獨一無二,亦可算是拔尖拔份之所在。
現在,後麵那七間房子就被分給了王府留下來的幾個傭人居住,還剩下幾間,就是柴房與雜物房。外圍牆有一道後門,寬度比前麵的側門要窄一些,但亦可供牛車馬車進出。
馬棚、牛棚、豬圈與羊圈,在後花園的最後邊靠西,利用圍牆做的外圍牆體,蓋的是普通灰瓦,對於牲口來說,亦算高大敞亮。牲口棚裏已經有七八頭豬、二十多隻羊,亦有雞、鵝、鴨,還有四匹馬,五頭牛,加上鄢五爺他們趕來的四匹馬,四頭牛,已經有八匹馬、九頭牛。
鄢五爺帶來的那一頭公羊,一頭母羊,先不關在一起,五爺已經想好了,要用公羊與原有母羊配種,用母羊與原有公羊配種。這樣交配出來的小羊,可能會在肉質與個頭上,都有很大不同,倘若成功,那便是一個來錢的好道。王老太爺他們會用兩匹馬趕車,到時都還有六匹馬,日常生活中完全夠用了。
鄢五爺已經打上了後院這片土地的主意,他要擴大豬圈與羊圈的範圍,多養生豬與羊和牛,馬夠用就行,不需要養得太多,生豬和羊與牛,則可以賣錢,雞、鵝、鴨亦要多養,除開自家食用,還能拿一些到集市上賣錢。這樣的話,不出五年,便可湊齊這座院子的銀兩了。
等到安頓好後,鄢懋卿帶領鄢五爺,以及六個孩子,趕上三輛馬車,親自到上譚家村王管家府上,請來王太親家與太親家奶奶,以及王管家。將太親家老兩口扶到正堂主位坐定後,又率領一家老小,向兩位老人家行跪拜禮儀。
鄢懋卿知道,這不僅僅是一種恩情,還是一種巨大的信任與托付。是日,王管家又差人請來了桂陽衛指揮使羅康,這回由鄢懋卿做東,在房屋田產轉讓契約上簽字畫押,並由鄢懋卿據結一張欠款二萬兩的契約,按時下官息,一百兩銀子收五兩息一年,以五年時間算。一切注明停當,由王老太爺、中人王管家與保人羅康簽字畫押,再由鄢懋卿鄢五爺分別簽字畫押。
五爺不簽字,他說大哥簽字畫押就代表了。可是鄢懋卿不幹,一定要兄弟亦簽上字,按上手印,表示這座院子是兄弟二人共同擁有。王老太爺與眾人均說,這樣甚好,更有利於一家大小團結和睦。話說到這個份上,鄢五爺不簽字畫押都不行了,便按照鄢懋卿意思,將每一份文書都一一簽字畫押。
鄢懋卿之所以這麼做,是考慮到他和兄弟都已經年老,日後孩子們能否像他們兄弟倆一般和睦可親地相處,那就難說。即便是子雲萬成這一輩兄弟能夠和睦相處,下一輩再下一輩呢,倘若現在不將這個永久的財產問題搞清楚,以後便可能會因此而產生嫌隙。到那時,無論哪一家得勢,都會有天大的麻煩。
落上兄弟的款,則表示兩家共同擁有,日後無論到什麼時候,這份家產都是共同的,即便是要分開,亦是共同的。原則不同,分開時的分配方法就不同。無論是以前還是日後,鄢五兄弟一家,都將是掙錢養家糊口的主力軍。倘若現在不落下兄弟的名款,以後未免會冷落了兄弟一家人的心。這事必須得從長計議,因此,細致周全一些,並無害處。
在這些契約上,落下了鄢五爺的名字,還證明,鄢五爺已經是真正的主人了,不再是鄢懋卿的下人,仆人,管家。這是一種在精神與人格上的尊重與平等。這是鄢五爺一家,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才得來的地位。亦是應有的地位。
(精彩待續,敬請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