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83:吉慶人家撐起鄢府學堂(二)
喜事一樁接著一樁,整個落霞山方圓數十裏都在傳說,鄢府是積善人家,喜慶有餘。還有的傳得更神奇,說這家人有個文曲星,是老天派來拯救大家的,希望大家趕快將自己適齡的孩子,送到鄢府去,沾沾文曲星之喜氣。
由於元宵節鄢府婚禮,鄢懋卿撒出去了好多請柬,收到請柬的人家,都來參加了婚禮與喬遷典禮,見識了鄢府上下人等的風采。其中好多人家裏,都有待啟蒙的孩童,見鄢府大老爺字寫得那麼好,又聽說這家老爺當年進士出身,官至侍郎,還是“易學”大師,學識淵博,人品端純,這不就是人們傳說中的文曲星麼?
現在又和京城王侍郎結成親家,這樣的人,不能讓他到田地裏去種莊稼,把大好學問埋沒在泥土裏。便邀上三五個家長,一起來到鄢府,請求鄢老爺,為他們的孩子啟蒙。
以前,這些窮人家的孩子,沒多少是讀過書的,就是家長教他們,扳著指頭算算數,認識一些簡直的文字。這還是稍微有些見識的人家,才祖祖輩輩沿襲下來。倘若普通人家,基本上一個字都不認得,算數最多亦是一百以內能算清,再多便力不從心。
這些人家,渴望家裏能有一個識家之人,即便是識得幾個字,可在他們那裏,皆是望塵莫及之事。雖說文字對於他們,並不太重要,可是沒有識字之人,總是不方便。
家長們之所以想起,請鄢府老爸為孩子啟蒙,緣自王管家一次醉酒吹牛。王管家因為與鄢府結成了名正言順的親家,心裏高興,便在家多喝了幾杯。出去幹活時,有長工問他有啥喜事,他便將與鄢府老爺結為親家之事,狠狠炫耀了一把。
長工們聽得出他在炫耀,便揶揄他道:“大管家,跟這麼大一個學問家結成了親家,將來你的兒子亦去考個狀元進士吧。”
王管家當即便聽出對方諷刺他,很不高興,於是便說道:“俗話說,‘跟好人學好人,跟著巫婆子跳假神’。你還別說,隻要人家願意教,我還真有這個想法。狀元探花不敢想,榜眼進士亦不考慮,考個舉人,那還不是‘壇子裏頭捉烏龜,手到擒來之事’乎?”
“那敢情好,等王管家變成王老爺了,我們亦跟著沾沾光。一隻羊亦是趕,兩隻羊亦是放。要不王管家跟鄢老爺說說,順帶著亦教教我們這些窮人的孩子?”原本是開玩笑,說著說著,長工甲便認真了。他試探著說道。
可長工乙卻說:“拉倒吧,你家交得起學費?人家那麼大學問,學費指不定多貴呢。你當人家讀書沒花錢呀,白教你們這些窮人?”
長工甲還真被噎住,滿臉通紅,一時不知如何回答。長工乙接著說:“有大學問的人,一般都看不上咱們窮人的。”
王管家原本醉眼迷離的,一聽此言,便著急起來。他板著臉說道:“誰說的,我親家老爺才不是這樣的人呢,對人可好啦。你們不是都見到過的乎?”
長工乙見王管家平時說笑,從不紅臉,更不板著臉,這回說他親家老爺,臉都紅了。便故意逗他:“對人好亦是要吃飯的呀,買你家王老爺宅子,都是打的欠條,難道人家還會餓著肚子來教咱們這些窮人不成?”這倒是實話,看來這個人亦講理之人。
此話一出,王管家亦無話可說,便訕笑著回家了。可當他酒醒後,想起這些話,覺得這真是一個大事,倘若親家老爺願意的話,桂陽衛方圓幾十裏的孩子們,那就真是太有福啦。不就是吃飯問題乎,此事很好解決嘛。
王管家便先找鄢五爺探探口風,說:“親家,有些窮人,想找親家老爺,為他們的孩子啟蒙,不知此事可行否?反正下田種地,亦不是親家老爺強項,倘若能造福一方百姓,那可就是功在千秋之大事。”
鄢五爺聽得親家如是言說,心裏亦動了一下。兄長年歲六十有餘,從來沒幹過農活,的確吃力。即便是在牛家窩堡那兩年,累的重的農活,都做得不是很多。畢竟是讀書之人,年歲亦不饒人。倘若真能促成此事,便能讓兄長擺脫髒活累活,那不是於人於自皆為好事乎?
於是,鄢五爺對王管家說道:“教書育人是天大好事,怕隻怕我家兄長擔心,影響孩子們前途。倘若鄉鄰真心誠意,或許大事可成。學費問題,那都不是事,有錢的給點錢,沒錢的給點糧食便妥啦,實在拿不出錢或糧的,亦可不拿,全憑他們自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