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4:時光荏苒闔家喜事連連(2 / 3)

他就是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做一個普普通通的好人。倘若做了官,官做大了,亦不一定是好事,代表你身上的擔子更重,責任更大,承擔的風險亦就更大。倘若自己承擔不起這樣的大風險,最好就別指望著做大官。做個小官,多為民眾辦好事,亦一樣可以名垂千古。

當然,大部分的人,都隻能做一個普普通通的讀書人,做普通的讀書人亦要做一個好的讀書人,有用的讀書人,做一個正直善良明理的讀書人。

子鳳很快就嫁到了郴州城裏,做了段家大少奶奶。家裏雖然少了個女兒,卻多了幾個孫子孫女。子雲萬成兄弟二人,已經分別為鄢府又添了一兒一女,千成亦生下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百成和子龍,分別娶了媳婦,都是有頭有臉人家的女兒。現在,一家老小共二十多口人,煞是熱鬧。這幾年來,鄢府上下,每年都有幾樁喜事要辦。

尤其是百成,與王管家的親生閨女成婚,婚禮更是非常熱鬧。王管家真正成為了鄢府親家,高興得嘴都合不攏。

子龍的媳婦,就是衡州知府沈鐵嚐的小女兒沈鳳英,比子龍小兩歲,又組成了一對龍鳳配。那是鄢懋卿開學館授課的第二年,沈鐵嚐聽說鄢府開館授徒,便特意從衡州城將女兒送來念書,亦因為如此,鄢府才變為了鄢府書院。

沈鐵嚐是見過子龍的,覺得鄢府的兒郎,個個都是人中龍鳳,值得將女兒的終身,托付給這樣的人家。於是,在這裏讀了不到二年時間,便辦了婚禮。不久,沈鐵嚐就升任九江知府,調離衡州。這時,鄢懋卿才真正證實,原來沈鐵嚐在衡州的時候,其實真是同知,隻是沒有知府,他一肩膀杠了知府的事而已。

亦正因為有沈鐵嚐的女兒,在鄢府書院讀書,那些有錢有權人家,才放心將孩子送來,那些屢試不中的秀才舉人,才主動到鄢府書院來回爐。

鳳英一到鄢府,還是學生時,她便教人做菜,即便是家常小菜,經過她調理,味道亦然截然不同。鄢府的廚娘便是在她的調教下,越來越出色。後來做了少奶奶,她才沒怎麼上灶做事,但還是在指導廚娘做新的菜式。

鳳英現在亦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她很少顧及廚娘,得全副身心照顧孩子。

鄢懋卿雖然免去了貧民學童的一切費用,卻沒有免去那些有錢有勢人家孩子的學雜費,就連沈鐵嚐之女,在與子龍結婚前,亦照交不誤。隻是,都不規定每人應交多少,全憑個人意願罷了。當然,周圍人家的孩子讀書,一切費用都是減免了的,因此,多得周圍幾十裏鄉鄰的愛戴與敬重。子龍與百成二人,現在完全是鄢府書院的頂梁柱,他們拿出的那筆錢,因為精打細算,現在還餘一半有多,這便是維係書院,不收普通人家孩子費用的根本。

鄢五爺專門侍候田地裏的農活,在子雲與萬成千成的幫助下,這幾年亦做出了成績。他還租了周圍幾家大戶的一些土地,帶領著孩子們和十幾個長工,將莊稼種得十裏八村都伸出了大姆指。

他將幾家佃戶種的田,收回來統一耕種,佃戶轉為長工,家人便到鄢府來放牛放羊,放鴨,搞副業,所得收入,比做佃戶時還多出不少。因此,附近不少人都想來他家當長工,他亦因此租來不少的田地。

家裏的牛群、羊群、鴨群越放越多,當然還養了雞,一茬又一茬的山羊和鴨子幾乎全都出賣,賺得了不少銀兩。養大的耕牛亦出售,有當耕牛出售的,亦有當菜牛出售的。每年出賣的糧食和牲畜,都要得幾萬兩銀子。

在遷到郴州的第二年,鄢五爺就重新開了鄢公酒坊,他釀酒的技術,在郴州還是第一流的,每年都要賣得不少銀兩。欠王老太爺的銀兩,第三年就連本帶息還清了,是按照鄢懋卿的意思,給付了五萬兩本金和幾千兩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