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5:落霞山鳳凰涅槃獲重生(中)
灰衣老道本想說點甚麼,亦是嘴張了一下,並沒發出聲音,便氣衝衝地走了。弄得子雲與萬成莫名其妙,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第四日午時,又來了一位黃衣老道,看了前三副挽聯,點點頭,示意王管家大兒子搬來木梯,再示意他上去將他帶來的挽聯掛上。見挽聯掛好了,滿意地點點頭,向王大哥道了聲“謝謝”後,徑直走到鄢五棺槨前,將頭湊近了,瞪著五爺臉部仔細看了片刻,臉上竟然露出微笑表情,隻是瞬間便消逝。去到靈前,行三叩九拜之大禮。亦將孝家回禮甩在身後,轉眼便不見了。
眾人對黃衣老道好奇,目光都盯在他身上,等人走了,再定睛看挽聯時,發現原來這副挽聯字體是小篆,一筆一畫渾然天成,行雲流水間,仿佛一揮而就,少了書寫篆體字的凝重與嚴肅。這樣的筆法,沒有幾十年功力,豈能辦到?挽聯是這樣的:
半世襄卿功垂九霄赫赫勳績彰顯天下甘做無名英雄
一生護主蕩平八荒嘖嘖稱讚正氣浩蕩願當有譽豪傑
其餘挽聯若幹,相較之下,唯獨此四副引起眾人注意。四副挽聯,書寫在八條巨長的絹帛之上,尺幅之大,口氣之大,氣勢之大,無出其右,引得眾人議論紛紛,感覺亡者好生了得。亦有疑惑者,感覺此四人來頭小,更感覺亡者來頭更不會小。
現場有武林中人,對鄢五爺生平頗為了解者,頻頻點頭,又頻頻搖頭。看來,他們是感覺言過其實了。在大多數人眼裏,嚴格意義上說,並非真正是四副挽聯引起注意,而是送這四副挽聯的主人引人矚目。
四副挽聯之主人,各自穿著什麼顏色道袍,頭發胡須便與服飾顏色相近,而且個個都高大清瘦,風度翩翩,氣質俊逸,隻是個個臉上不同部位都有傷疤,破壞了整體之美感。雖然表情都處於悲痛之中,但各自性格盡顯,書法本事更是了得。但憑他們走路姿態,內行人一眼便知,四人全是內家功夫了得之人,武功自是深不可測。隻是,人人手裏皆握拂塵,看不出是何門派,更看不出武功出自何處。
其餘武林中人,自是知曉四位道人來曆不俗,卻不明白究竟是何來曆。亦有聽聞鄢五爺過世,特意找上門來之仇家,原本是想趁此機會鬧鬧事,羞辱一番亡者家人,但見四位老道來意,便悄悄打消了此種念頭,紛紛知趣而去。反正,與亡者其實並無多大仇怨,逝者為大,還是識相些為妙。因此,喪事辦得一帆風順,沒有半點差池。
孝家之中,隻有子雲好像明白來者何人,但亦拿不準。小時候,跟著五叔在五龍山上的五龍道觀習武,好像見過這四位道人,可那是幾十年前之事,並非清晰可辨。轉眼這麼多年過去,當年記憶早已模糊,他隻記得五叔有四位師兄弟,個個高大俊秀,一表人材,而今四人,雖說輪廓未改,麵相早已全非。至此,汗青亦吃不準是不是他們。有一點汗青清楚,那就是這四副挽聯,的確描述清楚了五叔一生功績。
五叔之於汗青以及汗青之父景修,乃至景修全家,確有不世之功勞。即便是對朝廷,亦是功不可沒。倘若朝廷派出之欽差大臣,被任何一夥人陷害致死,可想而知,嘉靖帝會怎麼樣?自然,他定會大開殺戒,至於所殺之人多少,都有誰,那就說不準了。倘若嘉靖帝手中無那一千幾百萬兩銀子,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起碼,一個窮得丁當響的帝王,第一件事便是搞錢,何處搞?自然是在官員身上搞,反正官員口袋裏的錢,亦是貪汙截流他們朱家的錢,朝廷的錢,你搞去置了地,買了房,朕再給你搞出來。你花費了一些,朕亦得花費一些吧?總不能國家的錢都讓你們給花費了,朕卻沒得花吧?
嚴嵩必定首當其衝,第一個辦的就是他。事實上,一個嚴嵩確實沒多少銀兩,不夠怎辦?自然是要接著搞,這種事,開了頭就很難收手。辦了這個不辦那個,顯然亦不公平。想想,一個縣令便貪汙了近千萬兩白銀,置辦那麼多房產田畝,如何得了。
任何朝代,倘若官吏貪腐盛行,便離大廈將傾不遠了。如若不根治,曠日持久,必出大亂。朝廷窮得發不出薪資,官吏家中卻歌舞升平,此種狀況,“嬸可忍,叔亦不可忍”。
沒錢的帝王治貪,那是為錢,無可奈何,自己都有點義氣不足。有錢的帝王治貪,卻是為百姓,為江山社稷。二者雖然手段無出其右,結果卻完全相反。盛世懲貪,下猛藥,得民心。衰世治貪,下猛藥,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