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5:落霞山鳳凰涅槃獲重生(下)
眾人好奇,遂問道:“何解?”
王管家突然眼睛大睜,抬頭仰望蒼天,片刻後搖搖頭。好像是無奈似的說道:“天機不可泄漏。天機不可泄漏也。”
眾人想起王管家年歲,覺得老人家都有一些神秘,便不再追問。隻是,大家都懷著忐忑不安之心情,等待老天降臨“靈異”之事。
說來奇異,“靈異”之事並無發生,倒是發生了“怪異”之事。
大雨一連下了五日,還暴發了山洪,銀河暴漲五尺。銀河周圍低凹之地,淹沒了大片良田熟土,銀河延伸到落霞山的小溪,亦變成了寬闊河流。季節還未到春播時期,農人都未下地,大家都在擔心,倘若大雨再下幾日,便要耽誤平整秧田。大雨甫停,大家都往水田邊跑,看看田坎是否被大水衝垮。被衝垮的,趕緊補救,安然無恙者,興高采烈。
大雨停後,天氣很好,趕早的農人,為了不耽誤季節,便開始下田重新平整秧田,準備泡種、播種。
子雲與萬成,帶領家人,為鄢五爺做頭七。頭七從亡者入土那日開始算起,三朝看墳,便過了三日,還餘下四日時間,在這個時間內,要為亡靈除靈。除靈,便有很多事情要做。雖說趕不上出殯那麼大排場,卻亦不能馬虎。有的家庭要過了七七才除靈,汗青亦建議萬成弟過了七七才除靈,但萬成覺得,普通人家,家父又不是年齡太大,沒必要擺那麼大的排場。再者,春播馬上就要開始,再耽誤四十二日,家裏便什麼事亦做不了。
家裏總是敲敲打打,吵得學校孩子們讀書亦不安寧。父親一生總是為他們作想,想來,他在那邊,亦是不會怪罪的。子雲見萬成說得有理,便依了他。五叔過世,管家之責自然由萬成肩負起來。雖說萬成兄弟與子雲兄弟,家裏稱兄道弟,不分彼此,可在外麵,子雲子龍兄弟,還是大少爺二少爺。大少爺有吩咐,萬成自然會聽從,然則,這是萬成父親,老管家去世,主動權還是在現任管家手上。再說,一個管家去世,用不著弄出老爺的排場,否則,人家會笑話。
父親原本就是熱愛土地之人,想必,他亦不會樂意看見子孫們為他耽誤農時。幾百畝田地需要耕種,再不平整秧田,怕是要耽誤播種季節。萬成理由充分,子雲不好反駁,隻好以農事為重。畢竟,一家上下幾十口人還得生活。既是萬成做主,汗青便亦無話可說,想想五叔在世時,這個時節,早已著手平整秧田,浸泡穀種,到二月中旬,穀種便亦下田。
五叔一生謹慎本分,不能讓他去世後背負一些不義聲名。因而,大少爺子雲,便一切聽眾萬成安排。
頭七除靈,是絕大多數人家的規矩,遵照鄉規民約,想必鄰居們亦說不了個所以然。王管家則說道:“親家原本就是個爽快人,他的心思全在農活之上,你們小輩就不必為此而擔心。他自然不會責怪你們的。”
除靈,是對亡者一切事物之切割。除完靈,家中凡有亡者物件,除開留做念想之外,便要一一清除出去,以免家人睹物思人,繼續悲傷。除靈最重要一道法事,便要到墳頭上去“買山納契”,禱告山神土地爺,凡亡者後人為之“買”下的地盤,陰間一切亡魂不得侵犯,希望土地爺爺、山神爺爺作個見證,假如亡者在陰間為此遇到麻煩,到時則少不得要討個公道。“買山納契”所得地盤,是亡者在陰間安身立命之所,不容陰陽兩界侵犯。陽間自然由子子孫孫看護,陰間則隻有最公正的山神、土地神做主。
所謂“買山納契”,便是將亡者墳頭周圍五尺距離,圈為己有——圈為亡者所以。陽間實地,在此範圍之內,外人不得栽樹木竹子,牲口不得踐踏,此乃祖先聖地。陰間則更不允許其他亡靈任意所為,亦就是非請勿進。
“賣山納契”需要道長帶領小徒弟,在墳前做相應法事,燒錢化紙,敬獻三牲,孝家叩拜,道長念各種相應咒語,俗稱“通拍”,亦就是通告周圍早亡者,一來是為了請他們多加關照,二來,是知會他們,這塊地盤已屬於某人,不得搶占。
在陰陽先生與道長們心中,陰陽兩界皆是同理,有時候,陰間的禮節,顯得更為繁瑣得多,必須每一項都要做到,不然,家人在那邊,便不得安寧。自然,這是打鑼賣糖,各習一項。幹到了這一項,便要用各種規矩來維護這一項的存在。尤其是與死亡打交道的人,往往是以亡者的立場說話,因而,孝家自是不會有半點異議。越是這樣,便越是出現很多規矩,總之,每家為一位老人,就辦這一次喪禮,作為負責喪禮者,自然不會放過如此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