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1:道可道非常道道法自然(中)(2 / 2)

武功賽事越來越精彩,武當山清風真人,則以“三豐太極劍陣”,應對武漢長春觀漢陽真人,率領之當年丘處機真人研發的“天罡北鬥七星劍陣”;五龍山道觀以無塵真人的“鳳凰涅槃神功”,對應三清山道觀首法真人“天尊神功”;峨眉山靜心真人,則用“九陰神功”,應對龍虎觀玉陵真人“龍虎神拳”;終南山一陽真人,則以“九陽神功”,應對襄陽真武觀武戈真人之“老君神劍”。

“三豐太極劍陣”由八人組成,清風真人帶領八大嫡傳弟子,以微弱優勢,占用“天罡北鬥七星劍陣”。

因為兩家共有十五人上場,他們的對決不是在法壇之上,而是在法壇前麵。大家圍坐在法壇前麵,騰出相應空間。各觀真人坐於方桌,有茶與點心,其餘道人,或席地而坐,或雙手抱於胸前站立觀看。

兩家陣仗相當之大,劍陣招式各不相同。因是比武,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盡皆不能痛下殺手,因而有所顧忌。他們對戰了二百餘個回合,各有所長,且盡皆展現。最終“三豐太極劍陣”以微弱優勢,憑借最後幾招新創招式,鎖住對方劍陣發揮,贏得比賽。

無塵真人自然亦在其中觀戰,他發現漢陽真人不懂變通。倘若其中一個弟子突破劍陣,旋轉姿勢,一個空翻,招式變刺為挑,借用對方一招“海底撈月”,便能打破“太極劍陣”之圍追堵截,扭轉乾坤,反敗為勝。僅此一招而已,可他們個個墨守成規,從不涉獵他人武功。而武當“三豐太極劍陣”,創陣時,幾乎防盡天下劍道高手,卻從來不防自家劍法。這便是漏洞,當然,平時沒有涉獵,臨時自然發揮不出來。

靜心真人所使的“九陰神功”,並不完全是根據郭襄“九陰真經”所創,而是靜心真人在此基礎上,自創一套適合男人所練之神功,與王重陽之“九陽神功”多有不同。“九陰神功”雖是以陰柔見長,卻夾雜了陽剛之氣,可以說是剛柔相濟,柔中帶剛,剛中帶柔,遇柔則剛,遇剛則柔。

而龍虎觀玉陵真人,屬“正一派”嫡傳弟子,一套“龍虎神拳”,施展開來,大有排山倒海之勢。“九陰神功”以掌法為重,陰柔為主;“龍虎神拳”顧名思義,自然以拳法見長,注重陽剛。拳與掌皆為肉搏,一來二去之間,二人相互拆了一百五十多招。最終,靜心真人用以柔克剛之手法,贏得這場比賽。

首法真人之“天尊神功”,傳說由原始天尊所創,倘若練至十二層,可翻江倒海。據江湖傳言,首法真人已經練到八九層之間。即便如此,威力亦是無法估量。

無塵真人之“鳳凰涅槃”神功,業已練至十二層,但他不便將全力使出,必須保留功夫,以便應付其他不測之事。在這數百人中,來自五湖四海,各色人等皆有,誰能知曉其中某人想的是什麼。因而,必須做好一切準備。無塵真人僅用八成內力,以及使出第八層神功招式,能不能贏得這場比賽,皆不要緊。他要的不是這個,他要的是平安,是在自己道觀裏不出事。

然而,首法真人卻使出十二成內力,並且強製使用第九層神功招式。因為用力太滿,難以收放自如,便有相形見拙之感。原本首法真人是可以贏得這場比賽的,結果,還是敗在無塵真人第八層最後一招,“道法自然”上麵。當然,給人的感覺,無塵真人還是險勝過關。

這便是他所需要的效果。作為東道主,不能將客人逼得太緊。況且,無塵真人根本就對“首座真人”之虛名不感興趣。

終南山一陽真人之“九陽神功”,便是正宗出自王重陽所創。襄陽真武觀武戈真人之“老君神劍”,傳說由太上老君一夢而得,夢醒記下,傳於真武觀武戈真人之祖師爺,從此成為真武觀鎮觀之寶。一陽真人深得“九陽神功”精髓,總算沒給祖師爺王重陽丟臉,王重陽最終占勝太上老君。傳說太上老君,便是道家始祖老子李耳,老子《道德經》,雖被天下道教奉為經典,卻是以理論見長。王重陽所創“九陽神功,卻是在實戰中積累起來的智慧。因而,理論倘若不以實踐為重,便有敗北之危。

(精彩待續,敬請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