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人,不好了!”義陽郡守胡堂正於太守府後堂聽著小曲。郡丞許紹來報。
“什麼事,這麼慌張?”胡堂有些不悅,一麵讓伶人退下,一麵對許紹說道。
“大人,確山的李承中率大軍來攻我義陽了!明港的張銘將軍剛剛派人來求援,現在李承中的大軍距明港不到20裏了!”許紹彙報道。
“什麼?”胡堂聞言一驚,坐起身來。“劉全不是和汝陽的吳有德在合攻李承中嗎,他李承中怎麼會來攻義陽?”
“是的,劉將軍是要和吳有德合擊李承中,可是他吳有德一心想著保存實力,行動拖拖拉拉,至今尚未完成合圍,以致李承中率軍南下。”許紹說道。
“明港是我義陽的門戶,若有失,義陽危矣!”胡堂說道,“令張銘務必要守住明港!還有,馬上讓息縣的胡梓玉把息縣還有雙河的兵馬調回來,守衛義陽!”
“是!我這就去辦!”說完許紹便離去了。
息縣官軍大營。
“胡將軍,明港隻有幾百人,義陽城中也幾乎無兵可用形勢十分危急啊!請將軍速發援軍,回救義陽!”許紹來到息縣,傳達胡堂命令。
“李承中僅萬餘兵力,現在又麵臨劉全將軍和吳有德的兩麵夾擊,豈敢南下義陽?想必是他的聲東擊西之計吧。”胡梓玉有些疑慮。
“張銘將軍在明港,與賊軍血戰,賊軍勢大,必不下萬人啊!”許紹道,“正是因為李承中麵臨兩麵圍攻,在確山待不下去了,所以他才會拚盡全力要南下義陽,尋求新的立足地啊!”
“李承中在汝陽軍中頗有威望,且在確山經營數年,而在義陽絕無任何根基,豈可會輕易放棄確山而南下?”胡梓玉反駁道,“何況息縣是切斷確山和汝陽的重要地方,我若南調,李承中趁機東進,那劉將軍合圍李承中的計劃恐怕就無法實現了!”
“將軍所言有理,可萬一李承中真的從明港南下,義陽有失,將軍如何自處啊?消滅李承中,與郡守的安危,孰輕孰重,將軍應該比屬下更明了啊。”許紹勸道。
胡梓玉思慮片刻,說道:“那好吧,我與你三千人南下救援義陽!”
“李承中賊兵萬餘人,三千如何能敵?恐至少八千。”許紹道。
“息縣全城僅五千人,哪來的八千?”
“雙河鎮不是還有五千嗎?”許紹反問道。
胡梓玉這才明白,原來許紹是借回援義陽削自己的兵權,歎了一聲氣,無奈地說道:“也罷,息縣守軍調與你三千,雙河鎮守軍三千,決不能再多,萬一息縣有失,我也無法向胡大人交代!”
“多謝將軍!”削弱胡梓玉兵權的目的達到,許紹心中暗喜。
卻說鄧永捷率五千人佯攻明港後,李承中命劉軍鋒率兩千人與十萬百姓留守新安店,自率軍東進雙河。
“徐將軍,雙河和息縣的官軍有何動向?”李承中走進大帳,問道。
“稟主公,斥候剛剛來報雙河鎮守軍出城向南去了,大約有3000餘人。另外,息縣縣城守軍也出了數千人向南走了。”徐進忠說道。
“太好了!一切都是按照我們的預定的計劃在進行著啊!”李承中笑著說,“如此說來,雙河僅有兩千人了。傳令下去,半個時辰後向雙河發起攻擊!”
雙河鎮剛剛分兵南下救援義陽,餘下的守城士卒才關上城門,便聽得城外喊殺聲四起。李承中摔著一萬三千餘人,向雙河鎮發起了突然襲擊,憑借著優勢兵力,在激戰一個多時辰後,全殲雙河守軍,打贏了南下義陽的第一戰。
李承中、徐世忠率部攻克雙河鎮後,兵分兩路,徐世忠率8000人包圍息縣縣城,李承中自率5000人,追擊南下的官軍。
南下的息縣軍行至大林渡口,正要渡河,校尉黃斌跑過來,對主將李勝飛說道:“李將軍,斥候來報,李承中的確山軍正向我們這邊過來。”
“果然不出胡將軍所料,中了李承中的聲東擊西之計,他不是要南下襲取義陽,而是要奪息縣啊!”李勝飛歎道,“傳令,停止渡河,準備迎戰李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