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回 汝陽兵敗下淮南 光州舉義克兩淮(1 / 2)

“太好了,我原以為這是我們的末日,我們兄弟三人再也不能相聚,真是蒼天眷顧,讓你我兄弟再次相見!”李承中感慨道。

“是啊。三弟,大哥,走,我帶你們去見郭縣令。”鄧永捷道。

兩支隊伍回合後,回到了光州。

“郭大人,這是我三弟李承中,大哥劉軍鋒。”回到光州縣衙,鄧永捷介紹道。

“下官郭誌拜見都督。”

“郭大人不必行此大禮。”李承中道。

“李將軍是為義陽都督,下官為光州縣令,即為將軍下屬,,理應參拜。”郭誌說道。

“兄弟們抬舉,讓我做了這個都督。在這幾個月,不僅沒能讓義陽百姓過上安定的生活,還引來了戰禍,我這個都督實在是不稱職啊!”

“李將軍過謙了。將軍來到義陽,便廢除了朝廷不合理的苛捐雜稅,減租減賦,可以說大齊二百餘年來都沒有一個地方官吏如此寬仁待民啊。”郭誌說道。

義陽軍在光州回合後,眾人複推舉李承中為都督,胡堂為義陽太守,郭誌為光州縣令。李承中對現存的義陽軍進行整編,分七軍共七萬人,每軍分設四個營,每營分設四個隊。

新編組的義陽軍第一軍將軍鄧永捷,分設第一營偏將軍郭亮,第二營偏將軍李勝飛,第三營偏將軍陳斌,第四營偏將軍許華;

第二軍將軍劉全,分設第一營偏將軍劉鬆,第二營偏將軍李誌飛,第三營偏將軍趙達,第四營偏將軍郭成;

第三軍將軍李常,分設第一營偏將軍許成龍,第二營偏將軍李承平,第三營偏將軍趙誌國,第四營偏將軍何振;

第四軍將軍徐世忠,分設第一營偏將軍鄭衝,第二營偏將軍馬如龍,第三營偏將軍馮敬,第四營偏將軍陳克如;

第五軍將軍胡梓玉,分設第一營偏將軍黃斌,第二營偏將軍胡平,第三營偏將軍趙輝,第四營偏將軍葉少輝;

第六軍將軍白清,分設第一營偏將軍吳超,第二營偏將軍趙瑞,第三營偏將軍黃強,第四營偏將軍程濤;

第七軍將軍張昌盛,分設第一營偏將軍錢金輝,第二營偏將軍潘克,第三營偏將軍馮軍,第四營偏將軍許學友。

大業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七,13萬汝陽軍圍攻南陽軍占據的義陽城。六天的激戰,南陽軍傷亡殆盡,十萬大軍僅剩三百餘,張令令韓龍、韓俊凱父子殿後,自率殘部逃回南陽。

汝陽軍雖得到義陽,卻也損失慘重,陣亡七萬三千餘人,傷四萬六千人。

五月十三,朝廷發五萬軍攻取西平。

五月十六再發五萬取禹州。

五月二十一,發四萬五千軍攻鹿邑。

六月十二,近15萬官軍在大將軍耶律英的率領下,兵分三路,直下遂平。

“王上,放棄遂平吧,現在我們已經取下義陽,可暫且退到義陽,憑淮水天險以擋官軍。”麵對遂平之危,陳科向吳小勇進言道。

“萬萬不可,義陽和汝陽素來不合,屢屢相攻。況且我們新得義陽,立足未穩,不可輕棄汝陽。”許成反駁道。

“許卿言之有理,你有何好辦法。”吳小勇說道。

“王上,您在平輿多年,根基較穩,且如今平輿有駐兵兩萬餘,我們可暫時離開遂平到平輿去。以平輿之兵力,可擋官軍一陣,同時再令南征軍北上,伺機與官軍決戰!”

“如此甚好,就這樣辦!”吳小勇說道。

走出王宮,陳科仰天長歎:“許成坑害我汝陽軍將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