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九回 西陶之敗(1 / 1)

“將士們,自從大業十五年曹縣起義以來,周世基等地方豪強,借口剿除黃巾逆賊,擁兵自重,盤剝百姓,對抗朝廷,已近20年矣。周世基更自恃擁有數萬舟師,朝廷隻能望河興歎,任由其禍亂幽州而力不能製!”舟師誓師大典上,李承中對眾將道。“如今,朝廷推行新政,革新軍製,組建了我們這支舟師。大家看對岸,周世基正陳兵河北,隨時都有渡河南犯的可能!”

“殺過河去,剿滅亂賊,收複幽州!”眾將士齊聲喊道。

麵對士氣高昂的舟師新軍,李承中難掩激動的心情,喊道:“眾將士聽令,舟師全部準備登船北渡,突襲幽州軍!”

話說河洛段黃河僅一二裏寬,正在官軍戰船上巨弩、投石機的射程範圍之內。幽州舟師戰船尚停泊在河港,士卒皆置盔甲於地,或坐或躺在岸邊沙灘上。突然南邊一片黑雲襲來,原來是官軍戰船上發射過來的弩箭和巨石。幽州軍士卒見此狀,紛紛躲閃,多數來不及穿上盔甲。一時間,被弩箭射中、石塊砸中者不計其數。

大齊舟師第一戰,就這樣以壓倒性的優勢,在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裏,50艘巨船(幽州舟師戰船僅有3丈、1丈寬)便全部到達北岸。此時,幽州軍早已被巨弩和投石機打的一片狼狽、四下逃散,顧不上反擊。

18000官軍士卒乘勝殺向幽州軍潰兵,很快攻占了幽州軍河北防營。正帶著手下將領觀察南岸的周世基在隨從的裹擁下,倉皇逃到了武陟縣。

汜水灘一戰,大齊舟師初戰大捷,斬殺幽州軍萬餘人,俘獲幽州舟師8600人,獲幽州軍戰船73艘。幽州舟師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汜水灘之戰後,李承中下令以50艘巨船和73艘小船,將官軍6萬餘人渡到北岸,準備北進以圖幽州。

5月3日,劉軍鋒未得李承中將令,擅自率5000人進擊武陟。不料在西陶鎮中了幽州軍埋伏,劉軍鋒率部拚死突圍,5000士卒陣亡4929人,左臂受傷的劉軍鋒帶著僅剩的71人撤回溫縣官軍大營。

“來人!給我把劉軍鋒綁進來!”得知劉軍鋒擅自進兵被伏擊,李承中大怒。

“大膽劉軍鋒!你擅自進兵,損兵折將,可知罪!”

5000將士因為自己的魯莽而命喪西陶,內疚不已的劉軍鋒沉默未語。

“劉將軍也是為了追剿幽州軍殘部,這才中了周世基的奸計,念在劉將軍這些年的戰功,還請丞相寬恕劉將軍,讓其將功折罪。”見李承中怒氣正盛,徐世忠勸道。

“治軍當獎罰分明!劉軍鋒的貪功冒進,損我5000將士,大折我軍士氣,豈可因過往寸功而免其罪!”見眾將皆為劉軍鋒求情,李承中喝道。

“諸位兄弟,不要為難丞相了。西陶之敗,確是我劉軍鋒貪功之責,我甘願一死,以慰5000將士之靈!”劉軍鋒說道。

“好,既然你認罪,來人,推出去正法!”李承中道。

“且慢!”胡堂揮手示意士卒退下,對李承中說道:“丞相難道忘了昔日汴梁之誓了嗎?”

“胡大人此言何意?難道是要本王徇兄弟私情,寬恕劉軍鋒嗎?”李承中道。

“不,軍法如山,絕不容情!可是,昔日丞相與劉將軍、鄧將軍於汴梁結義,盟誓‘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如今劉將軍雖有過責,若就此處決,豈不是要丞相背棄兄弟誓約嗎?”胡堂說道。

“是啊,丞相肩負朝廷重責,不可如此啊!”

“丞相,不如暫且免其死罪,丞相另行處罰。”胡堂道。

“也罷,既如此,此番罪責暫且記下,日後若有再犯,一並嚴懲。但死罪可免,活罪不可恕!劉軍鋒免去軍職,回京城去做個守城官吧。”李承中道。

“謝丞相不殺之恩!”

“丞相,西陶之敗,雖是因劉將軍冒進所致,確也表明幽州軍雖經一敗,實力仍然很強悍,以朝廷目前的軍力,尚不足以剿滅周世基。不如就此與周講和,以穩住幽州,先解決較弱的符策。”胡堂進言道。

“胡大人看得準!本王亦有此意。”李承中道。

朝廷對幽州周世基一勝一敗,使李承中看到,周世基盤踞幽州多年,實力強悍,生出議和之心,欲知朝廷能否解決幽、並、陝三路叛軍威脅,且待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