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周世基經汜水灘一戰狼狽逃回武陟。這天,周世基正在花園中,陳克急匆匆地跑來。
“王上,好消息呀!”陳克一邊跑來,一邊喊道。
“陳兄,什麼好事呀?”正在池邊喂魚的周世基聽到聲音,轉身問道。
“王上,您判斷的沒錯,李承中果然派人想偷襲武陟,5000官軍在西陶被您預先設好的伏軍全殲!”陳克平息下呼吸,說道。
“哈哈。他李承中以為汜水灘僥幸取勝,就可以和我決戰了,這下讓他嚐嚐苦頭!”周世基笑道
“王上,如今我們在西陶大挫官軍銳氣,是不是要重整兵馬,打到溫縣去,活捉李承中!”陳克道。
“不!我準備暫時撤回幽州!”周世基道。
“為何此時撤回去啊?”陳克不解。
“汜水灘被襲,雖說我們隻是損失了舟師,我幽州大軍根基未動,然李承中實力不可小覷!”周世基說道。“且不說西陶伏擊,隻是消滅了官軍的一支小隊伍,官軍主力亦未受損;李承中在南邊,那麼短的時間,就逼得張弛倉皇退出了荊州,足見李承中所統領的官軍之強。現在與之決戰,我們恐怕並無勝算啊!”
“王上英明!”
“剛撤到武陟的時候,我還在想該如何順利地撤回幽州。現在西陶戰勝,我想李承中定有與我求和之心,我們可以安然撤回了。”周世基道。
果然不出周世基所料,很快李承中便派人到武陟,商議雙方共同退兵。周世基欣然同意,最終議定:以沁河為界,雙方各自撤兵。
周世基率部撤回幽州後,李承中亦下令大軍撤回河南。
“劉將軍,丞相請您過去一下。”劉軍鋒正在收拾行裝準備班師,一個士卒進帳來說道。
“好的,我馬上過去!”
“丞相,您找末將有何吩咐?”劉軍鋒走進中軍大帳,問道。
“大哥來啦。”見劉軍鋒進來,李承中起身走過來,拉著劉軍鋒一起坐下。“現在沒有別人,大哥不用多禮。”
“大哥啊,你不會怪兄弟吧?”
“三弟,西陶戰敗,數千兄弟遇難,確是軍鋒之責。三弟怎麼處分軍鋒都不為過,軍鋒絕無怨言。”劉軍鋒道。
“大哥,讓你受委屈了。”李承中給劉軍鋒倒了茶,說道。“雖然西陶折兵數千,不過說起來這一戰卻是挽救了我們這數萬將士,挽救了朝廷,我應該感謝大哥啊!”
“三弟何出此言?”
“老實說,這幾年朝廷變化很大,軍力也開始增強。特別是南征荊州、突襲汜水灘之後,大家有點被勝利衝昏了,甚至認為我們已經有了與周世基決戰的實力。”李承中解釋道。“事實上,與周世基、張弛相比,朝廷的力量仍然很弱小。就說輕易得荊州這事,其實主要是因為張弛未知朝廷底細,加上楊順德歸順朝廷,使他不敢貿然與我們交戰,而主動放棄荊州;再說汜水灘,一者是這三年大哥和徐兄的練兵和戰船,再者幽州軍未作防備,我們是突襲。”
“三弟是說你早有想法,要與周世基講和,就怕眾將反對。”劉軍鋒道。
“是啊,你這一出兵,被周世基伏擊,雖損兵折將,卻也讓大家明白幽州軍仍然很強,我便有理由說服大家暫時退兵了。”李承中笑道。
“這麼說,5000兄弟為了朝廷大局,犧牲的值了!”劉軍鋒道。“隻是讓兄弟們埋骨異鄉……”
“大哥你放心,我們很快會打回來的!我們一定要為兄弟們報仇!”李承中一拳砸在案上。
“三弟,日後條件成熟,若要北伐,請三弟一定要讓大哥為先鋒,我劉軍鋒要親手為兄弟們報仇!”
官軍與幽州軍議和退兵後,並州刺史黃鬆自知無力單獨對抗朝廷,撤回並州。不久,符策也令陝州軍退回潼關。預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