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二章 誠心待陝軍(1 / 1)

卻說李承中剛從靈州回到長安,徐世忠匆匆趕來。從軍十幾載,李承中意識到關中又有什麼大事要發生了

“鬆齡兄。”李承中問道。

“丞相,不好了,符策長子符世軍在鳳翔自稱西秦王,糾集陝軍殘部趙晨、耶律斌,據鳳翔、平涼,正帶著隴西8萬人馬向長安攻來,其先鋒營已到扶風,距長安不到200裏了!”徐世忠顧不上喘口氣,向李承中說道。

“鬆齡兄,這可不像你呀。你跟隨我南征北戰十多年了,遇到什麼事都從不慌張,今天這是怎麼啦?”李承中道。

“丞相,此時不同往日啊,符策舊部8萬大軍近在咫尺啊!”

“不過是8萬殘兵敗將嘛!”李承中笑了,“當年比這要危急多少倍的情況,我們不都挺過來了嘛。何況今天長安還有朝廷的10萬大軍,還有原本駐守長安的3萬多陝軍呀!鬆齡兄快請坐!”

“我的丞相呀,世忠我就擔心這3萬陝軍啊!”徐世忠道。

待徐世忠坐下,李承中也坐下,“符策已經歸順朝廷,他這3萬陝軍還有可擔心的呀?”

“丞相,這仗我沒打過呀!如今我們是在剛剛歸附的關中,麵對的還是陝州王符策的舊部。萬一長安的這3萬陝軍臨陣倒戈,那縱使我們有20萬大軍,也無濟於事啊!”徐世忠擔憂道。

“哈哈,鬆齡兄多慮了!”李承中站起來,“陝軍士卒多是陝州、寧州子弟,如今符策歸順,朝廷在關中實行新政,關中百姓無不歡欣鼓舞,喜獲安寧。符世軍自稱反王,那是他私欲熏心,不識大局!我想陝軍士卒和關中百姓必不會附逆的!”

“丞相言之有理!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要不要派兵剿滅符世軍餘部?”徐世忠道。

“不!我想對符世軍還是要以招撫為好。”李承中道,“馬上派人回京城,請皇上恩準,讓符策回長安,勸說符世軍認清時勢,順應民心,放下幹戈!另外傳令荊州刺史李常,讓李將軍遣劉軍鋒進駐嶽州,防備張弛乘機北犯!命葉少輝、趙瑞、黃強,扼守黃河防線。還有,我準備讓白清率西征軍一步,這樣讓白將軍帶步軍4萬,馬軍2萬前往河西,以防並州黃鬆偷襲!”

“丞相考慮的周全!可是西征軍大部都調往河西了,那就等於把長安和關中的安危全交於陝軍了啊!”徐世忠還是有些擔心。

“既然關中已將歸順,那長安的陝軍便是朝廷的軍隊了,我們豈能既用之又防之呀?沒關係,長安防衛交由陝軍,和交由西征軍是一樣的!”統兵十多年的李承中,已經養成了自信的性格。

“是!末將這就去部署。”

聞知李承中調西征軍離開長安,調防河西,陝軍幾個將領正聚在一起議論,這時,趙守仁(原陝軍大都督)走進帳來。

“大將軍!”趙守仁進來,原本議論紛紛的諸將立即安靜下來。

“諸位兄弟都在討論什麼呢?”趙守仁笑著問道。

“大將軍,我們聽說李承中調了西征軍大部分去了河西。”

“現在滿城都在傳,說世子在鳳翔稱王,現在已率軍打到扶風了!”

“西征軍主力都去了河西,現在長安防守空虛,不如我們反了他,接應世子收複長安!”

諸將們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突然趙守仁一拳砸在桌案上,眾人皆停了下來,不敢再多言。

“荒唐!”趙守仁罵道。“我們既然已隨符大人歸順朝廷,豈可降而複叛?”

“並州黃鬆一向對關中虎視眈眈,此番世子突然兵犯長安,黃鬆一定會趁機偷襲河西!丞相派了西征軍去防守河西,卻留了我們在長安,是對我們陝軍兄弟莫大的信任!既然丞相待我們如此誠心,我等豈能背之?”趙守仁說道。

“眾位兄弟,趙某能明白大家的心境,畢竟我們跟著符大人十多年了。”趙守仁繼續說道,“可是,天下紛亂這麼多年了,也該安定下來了啊!如今李承中執掌朝廷,力推富國強兵之新政,外平盜匪,內施仁政!難道大家還要繼續和朝廷對抗,讓關中百姓再受戰亂之苦嗎?”

趙守仁的諄諄之言,使眾將安定下來,決心與李承中一起,共守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