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獸場中的全年齡搏殺(2 / 2)

幾個月後,他被小他十五歲的老板解雇了。

老板說:“這與你的工作水平和寫的東西無關,其實是因為你與年輕同事創造力上的差距。”

這已經是2013年的故事,願老編輯好運。

第二個消失的維度,是經驗維度。

在往日,職場中的中年人最有底氣的資本是工作經驗。

然而,當未來變幻不定,行業前景陷入迷霧,那些多年積累的經驗,則開始急速貶值。

矽穀有個鐵律:如果你在大公司工作十年後被解雇,那麼你會發現,你會的技術可能已是古董。

更可怕的是,落後的邏輯模式,將限製你學習新技術,即便學會,你也缺乏再次熟練的時間。

許多矽穀工程師,被裁後當起了優步(Uber)的司機,還有人賣掉原計劃退休後隱居的房子,靠失業津貼和存款度日。

第三個消失的維度,是權威維度。

在這個時代,沒人能擁有長久的權威。

滿頭白發的趙本山要和一臉嬉笑的天佑討論直播技巧;碼字半生的報社主編要和青澀未消的大學生比拚公眾號;英語還沒學好的雷布斯,已經被“00後”CEO稱為老一輩企業家。

沒人再迷信權威,因為權威走紅和過時的速度都變得太快。

鬥獸場中的搏殺節奏越來越快,年輕人縱情向前,中年人踉蹌接招。

2015年,55歲的汽車工程師邁克爾·佩雷多被奔馳公司解雇。職業顧問建議他不要再穿著T恤打領結,但他怎麼也做不到,“不戴領結我渾身都不舒服”。

失業十八個月後,他終於在一家公司找到了一份零工,為無人駕駛汽車編寫軟件。

在那次麵試前,他終於解下了領結。

被關在鬥獸場中的人,其實都是被時代大潮席卷衝入的。

有統計表明,我們這個時代,《紐約時報》一周的信息量相當於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一個普通人一輩子的總閱讀量。現今地球上,每18個月產生的信息,超過過去5000年的總和。

信息浪潮早已堵塞口鼻,那些在浪潮中出生的人,成長速度顛覆過往的認知。

網易報道了一位獲得蘋果獎學金的中國“00後”,從6歲就開始開發軟件,小學三年級就設計出了解決計算機故障的網站。他的學習資料來自父母買來的課本、期刊和在線教育網站。

二十多歲就改變了世界的紮克伯格則說“年輕人就是更加聰明”。

或許,技術和科技的高速迭代,正是造成混齡共處的潛因。

那麼,適應鬥獸場中的生活,同樣要從自我迭代中入手。

其實,這個時代更為公平,每一個年齡段的人,獲取信息的機會,近乎平等。

年輕人擁有著記憶力和反應力的優勢,而中年人則有著邏輯和判斷力的優勢。

事實上,直至晚年之前,人類大腦一直在生長,橫向思維會不斷強化,形成更為準確的邏輯推理能力和聯想能力。而閱讀和學習,將不斷刺激橫向思維。

那些輕言勝負者,那些沮喪頹廢者,那些抱怨歲月者,終歸會成為進化路上的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