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真實越遠,離噩夢就越近。
一
2006年盛夏,新人導演寧浩帶來《瘋狂的石頭》,一個有關時代的黑色笑話。
潮水般的笑聲在影院內起伏,以至人們常忽略影片的真實底色。
電影其實講了老廠轉型、拆遷賄賂、工人下崗等問題。有人在高樓飲宴,有人在泥濘中求存。
在電影結尾,黃渤忘情地奔跑在公路上,麵包店老板騎著摩托,邊追打邊調侃:“跑啊,你還跑得過摩托車嗎?”
人們在哄笑聲中起身離場,影院外的夏天明亮、灼熱。
沒人料到,那個電影的結尾,就是接下來十二年的故事走向:不同階層,奔跑在同一條時代公路上,距離越拉越大。
公路兩側,繁華樓宇如海市蜃樓般浮現,遮擋住我們投向真實世界的視線。
2018年,寧浩監製的《我不是藥神》上映,豆瓣評分高達9分,這是十年來國產電影的最高分。
全國許多影院內,電影結束時,掌聲自發響起。掌聲致敬的是一部精彩的電影,更是電影敢於傳遞的真實。
《我不是藥神》講了一個小人物成長為平民英雄的故事,也展示了繁華城市中,一個個被重病擊碎的人生。
無論是白領、神父還是舞蹈演員,重病之下,都跌入了大都市的背麵。
那裏是霓虹燈照不到的角落,你的尊嚴、矜持,你的驕傲、過往,都被碾軋成塵,最後隻剩下關乎生死的粗野喘息。
沒人敢保證自己永不跌落。電影中,患病的奶奶聲音顫抖地問警察:“誰家還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得病嗎?”
光鮮亮麗的生活被撕破了,浮華誘人的音樂停歇了,寫字樓中密集如雨的鍵盤聲倏忽中止,我們總想要命運的饋贈,也總忘記命運的殘酷。
在某種意義上,《我不是藥神》戳破了一個殼,告訴我們,沒有絕對安全的人生。
二
中國的新中產階層,一直生活在浮冰上。
他們通過自身的努力遊過命運的暗流,登上浮冰,開啟都市生活。他們不再為生存煩惱,有了更精致的追求。
他們愛藝術,愛旅遊,愛奢侈品,腳下的堅實,時常讓他們產生錯覺,以為生活牢固不可顛覆。
他們中的許多人都不願買商業保險,沒有儲備風險資金,對意外變故也沒有應對計劃。直到龜裂聲傳來,他們才恍然記起自己身在浮冰之上。
其實,浮冰上的生活並不安全。
當資產的增速追不上物價的飛漲時,浮冰將隨時碎裂。
7月6日,一艘從西雅圖開往大連的貨船,成為眾多中產社群的熱議主角。
那天下午,它拉著上萬噸美國大豆在黃海上全速狂奔,希望在貿易戰打響前進港。
狂奔的貨船,在海麵上留下一道不祥的陰影。大豆價格上漲,將引發飼料價格上漲,從而全麵影響雞鴨魚肉蛋的價格。
一顆豆子,就能搖晃你的生活。
從個體角度看,這個時代再無終身製職業,快速迭代的科技,讓未來變得更不可知。
2008年,北京的諾基亞員工擁有免費班車、心理醫生和健身教練,因為福利好晉升慢,許多人在上班時開起了淘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