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1815:改變人類命運的三次躍遷(1 / 2)

在我們已知和未知之處,進化從未停歇。

1815年4月5日,這個世界迎來一個特殊節點。

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交界處,坦博拉火山驟然爆發,近11萬人因此殞命,超600億噸火山灰噴灑向天空。

這原本應是震驚世界的新聞,當時卻未被傳播開去。一個月後,倫敦報紙邊欄才輕描淡寫地提及此事,且語焉不詳。

沒人能猜到這次火山爆發對人類命運的影響。

超600億噸火山灰遮天蔽日,天空變得陰暗混沌,從亞洲到歐洲,嚴寒無情降臨。

寒風一直呼嘯至1816年。這一年,西方史稱“無夏之年”。夏天第一次消失了。

在中國,嚴寒讓雲南陷入饑荒,讓遼東爆發凍災,冷空氣統治著長江沿岸,大雨傾盆,洪水滔天,魚米之鄉化為一片澤國。

陰雲之下,饑餓的號哭伴隨著起義的刀光,大清進入“道光蕭條”,王朝投下了一個蒼老的背影。

在歐洲,嚴寒導致糧食減產,燕麥價格一路瘋漲。因為買不起燕麥喂馬,大量馬車無奈停運,從而導致了自行車的誕生。

這僅僅隻是開始。在灰暗鉛雲籠罩下,人類正在積蓄力量,等待進化躍遷。

在那個“無夏之年”,英國倫敦一個叫法拉第的年輕人,發表了人生第一篇科學論文。他對電和磁著迷,常在寒室中思考兩者的關係。

1831年8月,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兩個月後,他發明了人類曆史上第一台發電機。一個璀璨的時代,至此拉開帷幕。

就在法拉第發明發電機一個多月後,在英國德文波特港,一輛裝有6門大炮的小型帆船出發了。

這艘打著科學測量旗號的探測船,實際目的是刺探新大陸的情報。不過,船上確實拉了一個對博物學感興趣的年輕人,名叫達爾文。

那年,達爾文22歲,剛大學畢業,他在船上度過了五年歲月。這個世界的原貌,開始如拚圖般在他麵前一點點清晰。

遠航歸來後第二年,達爾文動筆寫了第一本物種演變筆記。

思考二十餘年後,他終於逼近真相,1859年,他寫了一本書名極其拗口的書。書商將其命名為《物種起源》。那是人類少有的驕傲時刻。

法拉第的電火花照亮了火山灰籠罩的世界,而達爾文的進化論則引發了前所未有的思潮。

思潮之下,大革命開始重塑世界。

1873年,達爾文收到一本新書《資本論》,作者馬克思留言稱:“我是你最真誠的敬慕者。”

我們此後百餘年的命運,有了新走向。頭頂的烏雲散盡後,我們可眺望更遠之處。

如果說第一次進化躍遷,決定了前行的方向,那麼第二次進化躍遷,則決定著前行的速度。

這一次,進化的舞台,是冰冷的電子世界。

在法拉第發現電磁奧妙一百二十六年後,1955年,“美國晶體管之父”肖克利博士在故鄉聖克拉拉,即今日的矽穀,創建了一個半導體實驗室。

這個消息,如同牛頓回老家開工廠一樣,頓時讓全世界的電子天才陷入瘋狂。

那一年,八位天才級的年輕科學家從美國各地趕到矽穀,加盟肖克利實驗室。

他們的年齡都在30歲以下,個個才華橫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