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慈雲的小和尚(2 / 2)

“阿彌托福!”靈空微微施禮正準備從懷裏掏幾枚銅錢,卻聽得那姑娘道:“我父親說了,三種人的錢我們不能收:一是乞丐,二是小孩,三是僧人。”

靈空微微一愣,沒想到這四處遊生的賣藝人竟有如此思想境界,不覺心生佩服,便對著姑娘又深深施一禮:“姑娘如此菩薩心腸,上蒼定會保佑!”然後往那大碗裏足足放了三個齋果,弄得那姑娘一個勁的彎腰致謝,要知道這大寺廟的齋果可都是福果。

先前那個讓道的老者道:“這父親有見識,而今到處匪患作亂,好多地方都民不聊生,就剩下些窮苦的百姓和乞丐,我們走馬場要不是依靠著慈雲寺的僧人幫我們抵抗馬賊,這成渝古道要是被毀了,哪還有商人敢在這裏過夜,住店,我們哪來這樣的好日子!”

這時卻聽得那個幹瘦男子不緊不慢的在人群中說道:“聽說大西王張獻忠要率部突入四川,這走馬場可是必經之地,這張獻忠可是出了名的殺人王,可不是這些禿驢憑幾個齋果就擋得了的。”

人群中一陣躁動不安,有幾個年輕氣盛的差一點要揍那個男子,靈空年幼又常年在寺裏,也不知那人口中說大西王張獻忠是誰,聽那人語氣像是極其可怕的壞人,但慈雲寺肩負著保護一方安寧的責任是不會置村民與水火中不顧的,他自是聽不得別人講慈雲寺壞話,於是也從袋子裏摸出一顆核桃,手指輕輕一彈,便聽得“哎喲”一聲,那瘦高個捂著左邊小腿回過頭叫道“誰?誰打我?”

小和尚手法極快,誰也沒見到這打中瘦高個的是什麼東西,眾人隻見到他的狼狽樣發出一陣哄笑,瘦高個紅著臉捂著小腿離開。

靈空將一個齋果拿在手裏上下拋著,等那瘦高個離去才轉身去了關武廟戲樓前聽茶館裏人講他最愛聽的走馬故事。

據說這走馬故事其實來源於一群以趕馬為職業的人,他們在旅途中見多識廣便把自己的見聞講成了故事,沒想竟口口相傳一直流傳了下來,而故事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精彩。

有關於五女峰的神話故事,也有像耿巴縣三訪粑粑店這樣的民間故事,每次靈空到鎮上都要在茶館裏聽到太陽下山才依依不舍的往寺裏走。

關武廟門前,一大一小兩個逃難的乞丐用力的仰著頭睜著失神的眼睛滿是羨慕的望著茶館內的店客,似乎也很是想去聽聽那裏麵的正在講的走馬故事。那大乞丐約莫十六、七歲的年歲,而那小乞丐看起來隻有七八歲的樣子。

想是為了哄那小一點的乞丐,那個年紀漸長的乞丐突然扮起書生相,尖著聲音道:“話說那王母娘娘有七個女兒……”旁邊正坐在自家客棧門前的老板娘劉大娘婆被嚇了一大跳,不過她沒有喝罵乞丐,反而憐憫地看了他們一眼,不知又是從哪裏逃過來的災民,這麼小,可憐啊!接著走進屋裏,從裏麵端出兩碗湯飯,一人一碗遞給那兩個乞丐。

兩個乞丐一見有吃的,哪裏還顧得上去管其它,接過湯飯筷子都不要便直接用手吃了起來。

“造孽哦!”劉大娘婆看著小乞丐狼吞虎咽的樣子,搖頭歎息道。這時隻見古鎮的大圓門外,一個人匆匆飛馬而來,不但人馬皆疲,且上下盡濕;更讓人驚訝的是,那人剛過古鎮關口,突然連人帶馬一頭栽了下去。

眾人“轟”的一聲響,齊喊:“怎麼了?怎麼了?”坐在店門口的劉大娘婆也伸頭望去。

兩個手腳快的村民衝了過去,把人從馬下拉出扶到了客棧裏。在店裏忙活的魏老爹一見這陣式也不驚慌,趕緊將一瓢水熟練地灌了那人的嘴裏。

一瓢水灌下後,那人悠悠醒轉,立刻驚喊道:“快,快去牽我的馬來,我要去慈雲寺。”

魏老爹見那人站都站不穩了,卻還想著要去慈雲寺,不由道:“不急,慈雲寺就在後山,你休息一晚明早再去也不遲。”

那人根本不聽,起身就想走,可身子哪裏聽使喚,一站起來就“哎呀”一聲又摔了下去,“天呀,這可怎麼辦?”他忍不住帶著哭腔說道。

劉大娘婆趕緊問道:“你這急著上慈雲寺,難道有什麼大事?”

那人遲疑了一下,抹了把眼淚點頭道:“就是,就是出大事了!”說著他仍掙紮著要起身:“我要走,我就是爬,也要爬到慈雲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