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2 / 2)

我們要善於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從這件事情發生其背後的因緣關係去思考;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向,小可小到個人的人情冷暖,大可大到社會的價值觀和國家利益的立場。能這樣把握,我們的思想就會飛躍,我們的心智就會真正成熟。

我們讀曆史,怎麼解讀那些曆史公案,像秦檜為什麼會把嶽飛害死?其實秦檜害嶽飛有其不得已的一麵,當然一般人很難理解。你要從當時的政治狀況去考慮,因為嶽飛總想把被金人俘虜的徽宗、欽宗二帝接回來,那趙構就沒位置坐了。從秦檜的位置來講,皇帝有什麼吩咐他肯定要去執行的。我們到嶽飛廟,看到秦檜被人弄個跪像在那裏受人唾棄,其實有點冤枉。當然了,他也有他的可恨之處,但你仔細從曆史事實的角度去分析,會發現有些曆史定論也不完全公正。真的,現實是複雜的,我們的思維不能總是局限在一個框子裏麵。

生活當中就是這樣,你從這麵看,發現它很有問題,如果從另一麵看,可能就會發現它的好處。所以要培養你的智慧,一定要擺脫局限,讓自己站得更高。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少年,漂亮和醜陋,牆壁和地板,你如果站在屋頂上看,這些在你麵前好像都沒有什麼區別;在飛機上看,這個城市一大片都是房子,有很多樹木,大地和海洋都很開闊,你就發現,原來糾結你的問題,那些鬱悶的生活環境,讓人坐立不安的辦公室等等,都變成了地上微不足道的一個點。這也是一個有意思的心理體驗,所以古人好登高望遠,以培養心胸的灑脫。

我經常推薦大家去看太空的景象。我們地球,就像飄浮在宇宙中的一粒塵埃;如果你的視野更廣闊,連銀河係也隻是更大星係群中的組成一分子而已。在無限的星空當中,有各種各樣的星係。所以《華嚴經》裏麵講“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站在外太空看我們的地球就是一粒塵埃;在我們的地球上,那些塵埃,要是把它放大到地球那麼大,裏麵也有無量的世界,也許有無量的我們理解不了的生命存在著。

《阿彌陀經》講,從我們這裏到阿彌陀佛的淨土世界要經過十萬億佛土。十萬億佛土,我們感覺是多麼遠的地理距離,但說不定從這裏跨一步就到阿彌陀佛的世界了。也可能在一粒灰塵裏麵無量個世界中,裏麵就有阿彌陀佛的國土。佛教的世界觀就是這麼奇妙。

當我們從更大的格局去看待自己,你就發現人活著真的很簡單、很渺小。你把這個角度,把這種狀態稍微換一下再去思考,真的,生命中的喜怒哀樂,隻是一個更宏大空間裏麵的一小段過程而已。快樂也罷,痛苦也罷,富可敵國,還是默默無聞的掃地工,都隻是一個過程而已。

用這樣的一種思維去重新反省自己的生命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